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日前公告稱,未能償還匯豐提供的4億港元融資貸款,這是該公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該公司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這也是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首例違約。
國內房地產開發市場在經歷連續的房價高增長后,房市正逐漸趨于理性,突出表現為供應量趨緩,空置率向合理區間回歸,租金下調,價格上漲漸緩。在此前提下,投資者對于房價高增長的心理預期已經發生了變化,許多投資者急于從房市中抽走資金。而房市作為一個完全依賴于資金推動的市場,一旦資金投入乏力,就猶如人之失血,出現疲軟性調整也是理所當然的。加之相當一部分房產投資者無視規則,過度投機,必然會使樓市風險暴露無遺。
值得關注的是,在眼下房價漲幅趨緩,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市出現低迷的情況下,“炒房族”拋房套現勢頭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以套取現金落袋為安,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資金涌進房市有望告一段落,從而有可能導致房價下挫,一些投資房的租金也會下跌,甚至會出現高房價低房租的現象。這對于資金有限的房主而言,無疑意味著自己投資房市的資金鏈面臨斷裂。但問題是有許多盲目跟進的投資者對于房產資金鏈可能斷裂,投資房產不只是有收益也有風險這點很少有理性思維,所有這些無疑都為房地產泡沫破滅埋下伏筆。應該說,具備投資理念本身沒有錯,但一定要正確評估自己的還貸能力,不然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房貸違約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
面對房貸糾紛居高不下的情況,業界人士建議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對已經出現的房貸糾紛盡量采取調解方式予以解決。在個人住房貸款糾紛中,大多數借款人主觀上并無拖欠銀行貸款的故意,只是由于一些客觀原因而導致無法按時還款,一旦其經濟條件好轉后應會繼續還款。對于此類情形采取調解方式解決,既能使購房者有房可居,又可使銀行能夠收回貸款,避免新的社會矛盾產生。另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辦理房貸業務時,應該嚴把貸前審查關,同時,金融機構應逐步建立、完善借款人和開發商的違約檔案。在各商業銀行間實現信息共享、互通,共同防范貸款風險,盡量減少騙貸和有意不還貸款的情況發生。 ●吳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