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施行迫近——距離條例3月1日的生效時間只有兩天。江蘇在全國較早成立省級層面的不動產登記局,當前揚州等城市已著手組建當地不動產登記機構。省主管部門表示,江蘇一直在著力推進這項工作。但種種跡象表明,不動產登記的推進是“難啃的骨頭”,省內各地進展不一,《條例》的適時施行,或存有難度。
機構設立逐步推進
多地已發文明確房屋登記職能劃歸國土
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今后,包括地、屋、林、海等在內的十類不動產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統一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一個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并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江蘇去年5月已設立不動產登記局,是不動產登記工作推進較快的省份,由省國土資源廳牽頭,并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制定不動產權屬爭議的調處策略等。
前不久,省國土廳已牽頭展開全省登記不動產信息化調查,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其他有關部門通過數據交換接口、數據抄送等方式,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其中,房屋登記工作的指導由省住建廳協同進行,負責建設個人住房信息系統。
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開展,主要還有賴于各市不動產登記職責的整合。
去年底,蘇州、揚州、鎮江、泰州等省轄市人民政府已批復了機構改革方案,不過,目前來看,各地相應機構的設立、人員配備等還沒有完全到位。“還沒有實質性動作,蘇州暫時還未成立不動產登記局。”蘇州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之。 南京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更是明確表示:“相關工作還沒有任何進展。”她說,前段時間干部凍結,負責不動產登記的相關部門至今還未成立,有待市編辦安排。
“不動產登記部門的設立及人事變動,市里都正在醞釀,現在不便多說。”常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
相比之下,無錫不動產登記推進工作進展較為明顯。“原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下的產監處部分機構和人員已劃歸國土局,成立了不動產登記機構。”昨晚,無錫市房協副會長沈洵告訴記者。
框架性條例缺少可操作性
施行亟待細則出爐
揚州市邗江區房管局負責人透露,去年底,他已參加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相關培訓,“按照要求,今年內各市、縣不動產登記機構和人員必須到位并啟動工作。未來,房屋交易仍保留在房管部門,但登記職能要并到國土部門。”
而不動產登記施行后,將來的“房本”上,不僅印有房屋的產權信息,還包括土地的使用權信息、房屋建筑面積、土地使用權分攤面積以及土地使用面積圖幅等更全面詳盡的信息。
房地合一的思路,使得不動產登記實際成為一項利民政策。“暫行條例實施后,各類登記將進行整合統一,各類登記的大廳和窗口也將逐步統一。老百姓手持一個證,就能辦理一系列的相關業務。”省住建廳房地產監管處處長陸建生說。
不過,他也坦言,在利民預期的背后,職能合并卻成為眼下不動產登記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最難之處。“并非是利益之爭,而是職能的重新界定,人員的調配比較復雜。”陸建生坦言。他同時表示,條例施行后,房產登記信息隨時可以接入信息平臺。“合并需要一個過程,但合并期間,我們肯定會確保房產登記過度平穩。”
“暫行條例的規定都是框架性的,細則沒有出臺,施行還缺少可操作性。”昨日,揚州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說。但據他了解,目前國土部牽頭制定的《實施細則》已在廣泛征求意見,包括國務院36個部門和全國31個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意見。
“現在房管的職能從房屋測繪到預售再到房屋登記和交易,單獨把登記這一塊抽離出來,未必好操作。”蘇南某市一位房管局局長不無擔心地說,“不妨換個思路,明確房管或國土一個部門受理,再造流程,內部流轉。”
現在拋房?“想賣的早賣了”
房產稅立法調研已展開,不動產登記奠定基礎
信息共享是不動產登記的關鍵。從技術上講,實現共享之后,可以在全國層面查詢任何一條不動產的登記信息,包括查詢到任何一個人在全國各地的房產擁有情況。
這兩天,各地有關二手房市場上頻現“神秘”賣家、不動產登記前房主急售房源的消息接連而至。
南京千佰間房產中介公司一位經紀人透露,1月份他們就幫一位“有頭有臉”的人賣過一套金鼎灣今朝天下的大戶型二手房,面積接近200平方米,“這家樓盤的大戶型房源多,當時不少有頭有臉的人一買就是2套,但后來陸續有人把房子吐出來。”
記者發現,目前在南京二手房網站上,“急售”的字眼也隨處可見。但是,中介人士表示,這些房源并不意味著都是因不動產登記而急售的。
南京我愛我家河西店店長郁傳偉透露,去年8月傳出不動產登記將施行的消息時,店里出現過低價拋房現象,“有個客人一次性拋出了10多套房。”我愛我家市場部總監胡涓娟告訴記者,眼下拋房已經鮮見,“以前也不普遍,后來相關消息不斷出來,市場反應就淡了。”
揚州市邗江區房管局負責人也說,揚州也并未出現房主大量拋房的情況,“如果真有七八套房子,該賣的早賣了,不會拖到現在才賣。”他同時向記者透露,去年底,全國人大已經就房產稅的立法工作到揚州來調研過。“立法思路是一套房免稅,兩套房低稅,兩套以上房高稅。摸清不動產家底,將為房產稅征收奠定基礎。”
揚州市房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經過多輪房地產調控后,房地產投資行為已經大為減少,現在持幣待購行為比較普遍,目前揚州商品住宅庫存可供銷售16個月,房價上漲確實困難。本報記者 汪曉霞
延伸 >>>
國土部《實施細則》 征求意見中
從3月1日起,《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將正式實施,徘徊七年多的不動產登記終于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今后,包括集體土地、房屋建筑所有權等在內的十類不動產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統一登記。
很多人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主要目的是反腐、征房地產稅。法學博士程嘯則認為,無論是反腐、征稅,還是調控房地產市場,都不是不動產登記制度真正的、最基本的功能,而只是不動產登記制度附屬的或者說是派生的功能。“通過將不動產的自然狀況及其上存在的各種物權清晰、真實、準確地記載在不動產登記簿上,并向外界加以公示,就能夠實現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提高不動產交易效率、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權益這三大基本功能。”程嘯指出。
同時,市場在擔心,有條文沒有細則,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將比較艱難。國土部地籍管理司司長、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的首任局長王廣華表示,目前國土部牽頭制定《實施細則》已在征求國務院36個部門和全國31個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意見。同時,不動產權籍調查的有關政策意見也在抓緊起草,力爭在3月1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前出臺。
國土資源部日前舉辦了不動產登記工作第三次部際聯席會議,要求具備頒發新證條件的地區,正式啟用統一的不動產權證書,力爭2015年底全面頒發新證書。
聯席會議還要求各部門督導地方加快職責和機構整合,確保先行地區統一登記窗口設置到位,頒發統一證書準備就緒;盡快頒布統一的登記簿冊和證書,與《條例》實施同步啟用;抓緊健全《條例》的配套制度并做好逐級培訓,制定出臺《條例》的實施細則以及不動產權籍調查指導意見;加快信息平臺建設,今年上線試運行,2016年拓展擴容,確保2017年全面運行;完成國家層面統一登記窗口正式運行的技術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