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霧霾對人體的危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防霾的對策也層出不窮。日前,作為百年老字號的中藥企業潘高壽向社會發出倡議,防霾要先養肺,中藥應在防霾抗霾中發揮其特有的作用。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廣州白云山潘高壽藥業副總經理盧其福表示,“霧霾為熱邪,當肺部受熱邪侵害時,會傷肺津而致肺燥。傳統中藥中的川貝母、枇杷葉、桔梗有清肺潤肺的功效““對于防霾,市民應注重內外兼修。首先要‘存內’,養護好肺,日常可適當食用梨等具有清肺潤肺的食物,也可服用枇杷膏等中藥來調理肺部健康。其次要‘辟邪’,外出應佩戴口罩,并注意個人衛生。”
據悉,2013年,白云山潘高壽牽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合作完成了國內首個防治PM2.5肺損傷研究,對潘高壽治咳川貝枇杷露和蜜煉川貝枇杷膏兩種藥物預防和治療大氣PM2.5所致肺損傷的作用進行了活體動物藥效學研究,以期為大氣PM2.5健康危害的中醫藥防護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發現,兩款藥物對于PM2.5肺損傷的預防和治療均有顯著的藥效作用,但在同劑量藥物及染毒作用下,染毒前用藥的預防組大鼠肺受損情況明顯低于染毒后用藥的治療組大鼠肺,表明對PM2.5肺損傷的防治,預防勝于治療。
“對于PM2.5危害,不能等到損傷了身體再進行治療,應在PM2.5未對身體造成損傷之前就及時進行預防,保護好肺部及身體的健康。”白云山潘高壽藥業總經理楊東升同時提醒市民,時常謹記“早預防、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這一預防疾病發生的準則。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