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屆中日胃癌西湖論壇上,中日專家提出了很多關于胃癌和胃病防治的全新觀點。其中一個觀點是:防胃癌先要防胃病。
杭州江南胃膽病研究所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傳統診療技術與驗方整理研究分會常委、胃病專家王來法醫師非常贊同這一觀點。他說,防胃癌先要養好胃,有胃病要及早治療。
天冷了節日多了
管好你的嘴
“胃病怎么防?很重要的一個字——‘吃’。管住了吃,胃腸道就會健康。”王醫師說。
王醫師認為,大吃大喝、胡吃海喝是很多人得胃病的重要原因。現在天氣冷了,胃口好了,更要吃了。暴飲暴吃結果就是腸胃不適,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并進而引發三大腸胃問題: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膽汁反流性胃炎。“大量吸煙、大量飲酒等,也會導致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有的胃病治療好了,節日期間突然復發,而且非常嚴重,胃潰瘍、糜爛、出血的都有。”
那么,我們該有怎樣的合理飲食?王醫師給出的方子是:禁煙禁辣,患者禁酒,非患者少喝;少吃反季節蔬菜和水果;控制堅果類零食,因為大多數堅果油脂含量很高,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從而傷害胃黏膜。
莫餐餐喝粥,番薯等雜糧要適量。有胃病的人,稀飯在胃里面時間停留太短,胃酸就會過度刺激胃黏膜,導致已經很脆弱的胃粘膜出血;番薯含糖很高,吃多了會產生很多胃酸,會燒心。王醫師建議大家,粗糧的比例不要超過30%”。
“飲食要軟和淡。一般抽煙喝酒的人多為濕熱癥,要少吃油膩和甜食,平時可以喝喝菊花茶。另外,建議這些人用一兩海蜇頭和二三兩馬蹄、冰糖煮水喝。記住,馬蹄要帶皮帶蒂,只喝煮出來的水,一天喝500毫升左右。”
不規律生活和緊張情緒也傷胃
管住你的睡
王醫師說,胃病高發,不規律生活和緊張情緒也是罪魁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七類人最容易患胃病:熬夜族、不吃早餐族、餐后運動族、吃飽就睡族、天天吃撐族、小病隱忍族及無辣不歡族。其中,熬夜族排在了第一位。”
相關研究顯示,經常熬夜的人患胃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3至4倍。因為熬夜剝奪了胃腸道休息的機會,使胃腸功能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甚至胃腫瘤。并且,熬夜族往往有吃夜宵的習慣,吃飽喝足后再自覺,食物長時間停滯在胃里,本來沒有胃病的,也容易染上急性胃潰瘍;有胃病的,則易導致復發。
還有,胃是“情緒器官”。如果長期感覺很壓抑,經常生悶氣,胃就容易出毛病。
所以,王醫師建議,一要注意生活規律,二要尋找合理的方式,渲泄、排除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凡病必有兆
管住這些信號
不管哪一種疾病,早期都有征兆。所以,王醫師提醒說,要經常關注胃病的信號,要及時就醫,不要拖延。“如果發現了疾病征兆,你自己拖著,豈不是自殘?拖到了患上胃腫瘤,拖到了晚期,豈不是自殺?”
據他介紹,約八成的胃腫瘤患者早期雖然沒有什么癥狀,但也有蛛絲馬跡可尋,比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適等,跟胃炎、胃潰瘍很相似。如果這時自己當醫生,胃不舒服了就買點藥吃,很有可能會耽誤病情。特別是,如果你經常感覺胃痛,上腹部不舒服,有膨脹、沉重感,有時心窩部還會隱隱作痛,或者你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甚至有惡心、嘔吐、嘔血、便血的現象,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上醫院檢查。
“當然,也不要緊張,從淺表性胃炎到萎縮性胃炎再到惡變,有一個非常長的過程,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在調理腸胃方面,中醫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中醫治病講究治本。有胃病的人,最重要的是補氣血,氣血充足了再去針對性地抵御疾病。脾胃不好,氣血虧損,百病叢生。中醫治療胃病,會緊緊圍繞這一點進行。
得了胃病,莫任其發展
管住你的病
“得了胃腸疾病,要高度重視,不要放任病情發展。”王醫師提醒,長期吃得很咸,常常暴飲暴食,長期壓力很大,心情不好,有家族史,這些都是胃腫瘤易發因素。
從中醫的角度,王醫師認為,胃病發生的關鍵是其元氣不足,由此造成胃的活力減弱,功能失調,外邪乘虛而入,進而導致胃黏膜的損害,引發炎癥、糜爛、潰瘍、腺體萎縮,直至發生惡變。因此,治療胃病首先要恢復胃的元氣,激發胃的活力,調節胃的功能,進而根據各種胃病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處方。
中醫藥具有抗突變性、抗氧化和抗腫瘤的作用,還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血液供應和增強胃黏膜細胞保護的機會,有促進其轉化為正常的胃黏膜,從而有望改變“萎縮性胃炎不可逆轉”的觀點。
王醫師反復提醒,現在已冬季,新胃病容易上身,老胃病容易復發。
所以,要格外注意飲食習慣,不要吃過辣、油炸類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喝溫開水。外出游玩,也要注意飲食衛生,要注意添加衣服,保持胃部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