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馬曉慧)“新醫改”提出要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但目前從實際運行中發現,“醫改強基層的收效還不是很明顯。”北京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水平,北京天壇醫院正在借助遠程會診這個平臺,將自身優質的醫療資源與北京地區、乃至全國的基層醫院進行共享。
王韜這里所說的資源共享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遠程的方式對基層醫生進行培訓,二是發揮自身的專家資源,幫助有需求的患者進行遠程閱片,會診,甚至是介入指導。
2001年北京天壇醫院正式組建遠程會診中心,發揮該院神經內、外科及神經影像學研究所的優勢,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培訓業務。經過十余年的沉淀,這些方面已經初步取得了成果,年會診量達到5萬例,累計會診25萬例,日均會診量在150-200例左右。
遠程培訓打通人才瓶頸
“醫改的強基層作用之所以不明顯,主要還是人才的問題。遠程醫療體系的建立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通過遠程醫療體系培訓了很多基層醫院的醫生?!蓖蹴w說,2001年,北京天壇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組建之初,最大的會診需求來自于基層醫院引入CT、MR等大設備后醫生不會讀片。但凡基層醫院有大型設備檢查,便全部上傳找專家閱片,寫影像報告。隨著遠程會診的開展,一些早期合作的基層醫院很多醫生現在已經能自己寫報告,僅將疑難病例上傳。
“我們神經內科很強大,有很多疑難病例,其他基層醫院見不到,也不能把醫生都派來學習。于是我們就在神經內科病例討論的時候,通過遠程系統進行實況轉播?!蓖蹴w說。據介紹,應幾家醫院的要求,目前北京天壇醫院又開展了遠程教育項目。
對此,作為基層醫院代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察哈爾右翼中旗醫院影像科的段主任很認同王韜的看法?!斑h程會診可以說對醫生的幫助更大,這是切身的感受。”段主任說,我們有一些不確定的地方通過專家遠程會診的過程,可以看專家是從什么角度,怎樣考慮的,相當于遠程進修了。
優質資源下沉緩解看病難
除了培訓醫生,遠程會診的作用還在于推動分級診療,讓老百姓在基層醫院就可以獲得大專家的醫療建議。
在北京天壇醫院的幫扶下,察哈爾右翼中旗醫院曾經為年僅2歲的小女孩進行了一次遠程會診。通過這次會診,小女孩在當地獲得了北京專家的診療意見。孩子的家屬之前為給她治病,四處求醫,甚至聽信各種“小道消息”,積蓄花光也沒有任何好轉,通過這次會診,在聽了北京專家的建議后,他們總算安心了。
察哈爾右翼中旗醫院只是北京天壇醫院遠程會診中心上千家合作基層醫院之一,像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遠程會診在醫學專家和病人之間建立起了超越物理距離的聯系。
“如果沒有遠程會診的話,這些病例中有三分之一是可能轉診的?!?察哈爾右翼中旗醫院影像科的段主任說,有了遠程會診,轉診率降低,患者愿意留在當地治療,節省了大筆到外地就診的路費、家屬陪同費、住院醫療費等開銷。
信息化助力打造“云醫院”
據介紹,遠程會診本身是伴隨信息化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項醫療業務,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高科技影像、聲音采集設備和專業的原創會診軟件,依托獨立的數字專線網絡,在相隔數千公里的兩地實現快速、可靠的交互式會診。
“目前天壇醫院的年會診量已經到達5萬例,但還沒有飽和,還有發展的余地。”王韜說。今后,該院將在遠程會診方面研發其他項目,比如開展遠程病例討論,介入指導等,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會診數量。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也會嘗試盡量向‘云醫院’的方向結合。通過網絡化的醫療機構,打破醫院的‘院墻’,給病人提供持續的醫療服務,追蹤管理,充當健康顧問的角色?!蓖蹴w說。
在此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是,遠程醫療本身是一種咨詢服務,上級醫院的醫生指導下級醫院醫生,提供醫療建議,而不是上級醫院醫生直接給病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