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怎么可能是心臟引起的呢?”近日,家住沙坪壩區的崔爺爺牙齒總是痛,但一直沒查清原因。家人帶到醫院檢查,醫生說,他的牙痛是冠心病心絞痛引起的。近日氣溫陡降,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人數平均增加兩成,該院心血管內科研究所耿召華副教授提醒,心絞痛發作形式多種,患者們不要掉以輕心。
崔爺爺近來總是牙痛,去口腔科拔掉神經將洞堵死,疼痛還是不時發作,“每次疼痛間隔,深呼吸或是休息下,就感覺好點了,牙齦也沒有明顯紅腫。”日前,崔大爺在兒子和老伴催促下前往醫院檢查,由于此前有冠心病史,并做過支架手術,順便檢查了下心臟,結果被診斷為心絞痛。經過半個月藥物治療終于恢復平穩,牙痛癥狀也奇跡般地消失了。
耿召華介紹,有些心絞痛發作地方不在胸部,稱為不典型心絞痛。典型心絞痛是突然發作,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也可波及心前區,并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內側,休息或服藥后緩解。不典型心絞痛發生疼痛區域在上腹部、胸骨下端,甚至能放射至頸、下頜、左肩胛等部位。部分患者還有牙痛、下頜痛,頸肩部等部位疼痛,甚至腹部疼痛,偶爾還有咽喉部緊鎖感。“很多病人以為自己患了消化道疾病,或者頸椎有問題,其實并不是這樣。”耿召華說。
耿召華說,每個人神經反應不一樣,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每十個心絞痛患者中有三個為不典型心絞痛,不少患者因此延誤治療。心絞痛多發為45歲以上男性或50歲以上絕經女性。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牙、下頜、頸肩、上腹等呈陣發性疼痛發作,特別是在其他科室查不出原因時,應提高警惕,到心臟相關科室查明原因,判斷是否發生了心臟疾病。
重慶晚報記者 鄒渝 見習記者 柳青 通訊員 吳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