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首都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職場健康水平,讓此類高壓人士遠離“亞健康”、“加班過勞”和“猝死”,近日,“首都金融業健康保障及投資峰會暨首都綠金健康圈籌建圓桌會”順利召開。國務院法制辦金融司、財政部、證監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投資協會、北京市金融街商會、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相關領導及各金融行業相關負責人與全國知名心血管專家、阜外醫院著名心內科主任張澍以及相關醫療機構領導共同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首先發布了“中國金融人士最新健康狀況報告”,報告指出金融業人士普遍存在長期超負荷工作,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慢性病發病率高的情況,這些都是透支健康,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和猝死的因素。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醫學專家于世北在解讀報告時表示,過度勞累、過大壓力,長期生活不規律加之應酬頻繁,壓力纏身,為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種下病因。最終一朝突發,造成猝死,以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從本次調查的分析來看,大多數金融從業者的學歷越高,所處的職位也就越高,收入水平也就越高。但是隨著職業級別的升高,所患慢性病的種類也隨之增加,高層金融人士往往患有某一疾病突出的特點,比如消化系統疾病、三“高”癥。3/4的金融業人士沒有規律的運動,超過一半的金融業人士承認膳食不均衡,超過1/3的金融業人士認為工作壓力影響到自己的健康,40%的金融業人士有睡眠障礙。據悉,此報告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慈銘體檢集團多方聯合,收集11000份金融業人士調查問卷同時結合慈銘體檢300萬金融業體檢檔案進行綜合數據分析匯總得出。
參會的多方機構在會議中攜手啟動了首都綠金健康圈籌建工作,共同探討包括健康飲食、戒煙、戒酒、心理健康與心理失調、運動管理、遠離猝死、癌癥預防等一系列金融業職場人士健康促進方法的可行性,包含通過與專業體檢中心合作進行猝死風險篩查、為金融業人士打通國際就醫轉診通道、在金融企業設置健康小屋等方法,以期達成首都金融業人士健康之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