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20人中就有1個患有哮喘。目前全球至少有3億以上,我國至少有2000萬以上哮喘患者。我國哮喘的患病率與十年前相比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大約增加了一倍左右。其中,兒童患者約占1/3左右。
5月5日是第17個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題是“哮喘是能夠控制的——控制哮喘,刻不容緩”。只要通過規范的治療,就可以讓患者減少哮喘發作次數,能夠像普通人一樣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甚至終身不發作,達到臨床上的“痊愈”標準。
哮喘到底是什么
哮喘是什么?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的發生和發展有關。哮喘的發病是遺傳和環境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大多數患者可經藥物治療得到控制。
哮喘控制的目標包括:沒有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白天以及夜間的哮喘癥狀,能夠正常完成日常活動,甚至還可以進行慢跑、游泳等體育活動而沒有哮喘嚴重的急性發作,可以使用最少量乃至不用急救藥物,能使肺功能達到正常的水平。
兒童哮喘發育前治療效果佳
哮喘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一種慢性氣道持續的炎癥性疾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反復可逆性的喘息和咳嗽發作,胸悶、呼吸困難。
目前正處于春末夏初的換季時節,呼吸科的小患兒增多了不少,尤其是哮喘患兒,這與晝夜溫差較大、季節交替變換有關。
醫生介紹,兒童的呼吸道黏膜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氣溫突變的適應能力較差,免疫力也較低,所以比較容易出現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其中,兒童哮喘由于發病不典型,容易被當成普通感冒對待,以致延誤病情,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兒童哮喘病患如不積極治療,不僅會影響身體發育,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會遷延至成年。所以哮喘要在孩子發育前進行積極治療并堅持治療。在第二性征出現前,有很大機會將哮喘控制住,可實現臨床治愈,也就是可達到無癥狀、不發作、少吃藥、可運動的水平。
控制哮喘,刻不容緩
經常有人問:“哮喘可以根治嗎?”對于這個問題,專家表示,過敏體質的存在是終身的,從這個層面上理解,哮喘確實不能根治。但哮喘是可控的,通過規范治療,80%以上的患者可以獲得臨床控制。另外,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飲食要清淡
避免食用海魚、蝦蟹、涼性食物等容易誘發哮喘的東西,飲食盡量清淡易消化,還要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在發作期不要吃辛辣、海鮮一類的東西。哮喘患者最好戒煙戒酒。可多吃一些紅棗、蓮子、山藥等有健脾化痰、益腎養肺功效的食物。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2、居住講衛生
哮喘患者要住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又保持空氣流通。不養寵物,不養花,定期大掃除,清潔時注意不要揚起灰塵。床上用品要經常燙洗,定期在陽光下照射,減少塵螨及霉菌滋生。
3、穿衣重保暖
在穿衣方面,在天氣變化的季節,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誘發哮喘。衣服的材質不要選擇羊絨、動物毛皮衣物及化纖衣料,以防哮喘發作。內衣以純棉為宜,面料要比較光滑,衣服不要太緊。
4、外出戴口罩
很多患者對花粉過敏,午間及午后是花粉飄散濃度最高的時候,要減少外出。外出要戴口罩等。避免出入剛裝修的房間,避免到有寵物的人家里做客。患者要注意體育鍛煉和耐寒訓練。適合做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活動,運動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身體不適要馬上停止運動。
溫情提醒
并非所有哮喘都會以氣喘、氣促等典型癥狀出現。因此,要特別注意那些“戴著面具”的哮喘。專家指出,如果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應該及時就醫,診斷或排除哮喘。
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哮喘會議的開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創議委員會與歐洲呼吸學會代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開展世界哮喘日活動,并將當天作為第一個世界哮喘日。從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關的活動舉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改為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二,而不是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