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汪丹)昨天,市網信辦聯合百度知道向社會發布“網絡熱搜十大禁毒問題”,毒品種類、毒品危害、販毒的界定處罰與量刑位列前三。根據百度知道統計,2005年至2014年十年間,近六成搜索有關毒品問題的網友為13歲至25歲年齡段。為加大網絡禁毒教育力度,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聯盟與百度知道正式建立“禁毒知道網絡平臺”,20位禁毒專家入駐百度知道為網民答疑解惑。
百度知道問答平臺統計顯示,“網絡熱搜十大禁毒問題”中排名前三的是毒品種類、毒品危害、販毒的界定處罰與量刑,分別有325萬、290萬、230萬人次搜索。這也說明,禁毒知識的普及工作仍有拓展空間。從毒品關注度排名上看,冰毒、大麻、海洛因、K粉、搖頭丸位列前五。數據顯示,有關冰毒等合成毒品的提問量占全部毒品提問量的近四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介紹,“目前冰毒已成為青少年濫用最多的毒品。”我國毒品消費市場上的晶體冰毒和氯胺酮幾乎都是國內生產的,廣東部分地區已經成為國內非法制造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最為嚴重的地區。
根據百度知道統計,2005年至2014年十年間搜索有關毒品問題的網友中,13歲至25歲年齡段占到總人數的近六成。去年,12歲至18歲年齡段的搜索行為已高出19歲至25歲0.4個百分點。雖然搜索不代表涉毒,但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毒品問題越來越向低齡化發展。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成癮互戒分會副會長張刃認為,針對吸毒低齡化的問題,應注重禁毒預防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
從網友所在地區看,廣東省居于首位。此外,搜索毒品問題的男性網民是女性網民的兩倍多,大部分都在詢問吸毒行為“可能需要付出什么法律代價”,反映出男性在潛意識上可能有嘗試毒品的沖動。
昨天,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聯盟與百度知道合作建立了“禁毒知道網絡平臺”,首批20位來自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北京市公安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部門、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入駐百度知道。今后,專家團隊將針對網友提出的有關禁毒的問題進行及時權威的解答,從而提升全民禁毒意識、降低吸毒涉毒風險。
市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更多的互聯網企業能夠在網上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普及禁毒常識,廣大網民能夠積極主動地舉報網上涉毒線索。
相關新聞
涉毒犯罪女性高學歷者增多
本報訊(記者 劉可 通訊員 李佳麗)朝陽法院近日發布調研報告顯示,2012年至今審結的女性涉毒案件中,女性涉毒犯罪的占比明顯高于一般刑事案件中女性所占比例,高學歷女性作為一個特殊的犯罪主體開始出現,并呈多發趨勢。
據辦案法官介紹,該院在2012年審結此類案件10件,2013年12件,2013年至今共計18件,均系大專以上學歷,其中26人為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與低學歷女性涉毒犯罪主體多為中年、已婚婦女不同,高學歷涉毒犯罪女性的年齡大部分集中在18歲至30歲之間,多為未婚女青年。在26名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涉毒犯罪女性中,18歲至25歲的有12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大專院校的在校學生,25歲至30歲的有10人,30歲至40歲的僅有4人,30歲以下的占到了84.6%,低齡化特征明顯。
法官表示,與一般女性涉毒犯罪不同,高學歷女性涉毒犯罪主要呈現出犯罪主體低齡化、前科劣跡者占比低、獲利動機較小、毒品交易及運送渠道更廣等特點,幾乎都是涉毒初犯、偶犯。
與低學歷女性涉毒犯罪大多出于獲利目的不同,高學歷涉毒女性一般工作穩定、有固定收入,較少人純粹出于獲利動機犯罪,而更多出于其他原因:如部分高學歷女性因面臨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雙重壓力,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或因生活優越,心理空虛,欲借助毒品釋放壓力、麻痹自己。
法官分析,女性朋友往往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如交友不慎或者一時礙于情面,很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和理性,提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相關鏈接
網絡熱搜
十大禁毒問題
1、毒品的種類有哪些,怎樣區分?
2、毒品的危害?
3、毒品販賣及定罪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4、什么情況下會被強制隔離戒毒?
5、吸毒行為是違法還是犯罪,怎樣量刑?
6、吸毒為何會成癮?
7、戒毒方法有哪些?
8、吸毒如何影響性行為和懷孕?
9、吸毒者有哪些癥狀?
10、吸毒行為如何能被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