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記者 杜燕)為促進醫學科技成果“接地氣”并造福百姓,首都醫療衛生機構、中關村企業等今天匯聚一堂,就轉化醫學研究與市場對接、生物醫藥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與轉化推廣等進行交流與探討。
記者從今天舉行的“首都轉化醫學研究專項申報輔導暨醫企融合交流會”上了解到,北京是我國醫學科技資源最密集的地區。去年一年,北京地區衛生醫療機構承擔的新立項科研項目共計4255項,獲得科研經費18.4億元;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314項,其中國際科學技術獎1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7項。
會上,來自首都醫療衛生機構的專家帶來了一大批正在和準備進行研發的轉化醫學項目,其中不乏緊跟“大數據”、“精準醫療”、“互聯網+健康”主題的課題,如解放軍總醫院陳韻岱教授課題組擬采用大數據分析挖掘、分布式計算等先進技術,研發心血管病精準管理系統,為專科醫師提供全過程診療和康復決策支持工具,為心血管病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北京協和醫院吳志宏教授課題組介紹了可為早期精準發現和治療先天性脊柱側凸提供可靠而便捷的手段。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鄭晉普表示,當前北京市疾病控制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推動轉化醫學的發展將為深化醫改等工作提供有力地技術和智力支撐。
不過,他指出,目前醫學科學研究成果多以論文、專著等形式體現,很多成果由于無法與產業對接而只能遺憾的束之高閣。
為解決這一困境,他透露,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一方面完善政策措施,為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營造寬松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該委以首都轉化醫學研究專項等科研項目為試點,在項目設計之初就將產業元素引入科學研究過程中來,在項目評審過程中加入市場評價環節,引導醫學科研人員與產業和市場深度對接,找到科技創新與產業結合點,使醫療機構與產業界能夠好融合協同創新,讓醫學科技成果能“接地氣”,為百姓造福。
據介紹,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將與中關村管委會聯合進行項目評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臨床需求導向和服務醫改主題,促進醫學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和衛生適宜技術的下沉推廣,打造醫學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全鏈條體系,帶動北京生物醫藥和健康服務業創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