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2月24日電 (曾理)24日,因突發中風陷入深度昏迷的14歲女孩崔婷(化名)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經過兩周的悉心治療后康復出院,該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清武稱,救回這個小女孩生命,完全得益于精確的診斷和精準的治療。
急性腦血管病,也稱為“腦卒中”或“中風”,具有發病率、死亡率及致殘率高的特點,成為國人首位死亡原因,存活者大多遺留嚴重的殘疾,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經濟負擔。
“臨床上一般中風多在老年人群中高發,在青春期兒童突發中風的,在臨床上還十分少見。”楊清武介紹,12月初,崔婷突然昏厥、意識模糊,被家人緊急送到新橋醫院神經內科救治時人已經陷入深度昏迷。
“所謂精準醫療,是指根據個體基因特征、環境以及生活習慣進行疾病干預和治療的最佳方法。”楊清武稱,在檢查階段,他用聽診器就已聽到孩子心臟有雜音,但由于早期沒有癥狀,家長和孩子本人沒有及時發現。經過超聲檢查,結果證實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
“先心病引起心臟瓣膜處形成的血栓,在血流不斷的沖刷下血栓發生脫落,造成腦血管堵塞,導致深度昏迷的癥狀。”有了精確診斷,明確病因后,專家們第一時間為崔婷進行了手術,專家們利用腦血管造影技術,在孩子腹股溝處穿刺股動脈建立介入通道,經過血管內通道進行頭部腦血管造影,探明了發生堵塞的腦血管和血栓的精準位置,然后用專門的手術器械將血栓逐一清除,從而恢復了崔婷腦部血管正常的血流供應。
目前,崔婷經過兩周的康復治療后意識已恢復清醒,雙手和雙腳活動能力也得到了部分恢復。楊清武透露,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和治療,崔婷就能正常行走活動,并能恢復生活自理。
“‘精準醫療’離不開‘精確診斷’的前提。”楊清武告訴記者,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出現,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它將為病人提供更精準、高效、安全的診斷及治療。同時,醫療精準化也將助力我國現代“大健康”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