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偷捐了我1萬壓歲錢算不算違法?”
日前,成都市金牛區泉水路小學舉行了“首屆法治金牛普法明星海選”活動。以知識競賽的形式,師生與家長共同回答關于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提及的法治理論。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侵權行為法等各類法律知識被編輯為孩子們易于理解的題目。
在卷面考試中,大家的分數不盡如人意。面對各類法律知識,家長與老師都感慨:“需要提升我們自己的法律修養,才能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普法教育?!?/p>
法律知識競賽題目,10道題目共計100分。“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與政治自由分別是什么”、“根據刑法規定,多少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中上或者死亡、強奸、販賣毒品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0個小組,每組一位孩子,三位家長與一位教師共同做題。最終,試卷最低分數為35分,最高分數70分,平均得分44.5分。四年級學生家長劉先生說:“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法律問題,被工作忙碌的我們忽略了,小孩就可能更容易受到傷害。雖然我考試沒有及格,但這組低分卻讓我們警醒,必須懂法。”
“春節期間,小學生某甲獲得親友贈送的壓歲錢1萬余元,媽媽響應單位愛心活動號召,將壓歲錢捐獻給養老院。母親的行為違法嗎?”主持人的提問讓三年級男生摳腦殼,想了許久,他說:“我的壓歲錢,也交給了媽媽,不違法。”全場家長與老師們笑了起來。現場評委點評,即便媽媽是做慈善,但是用1萬元捐款,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也是違法,答題錯誤遭致扣分。
昨日的知識問答,用趣味性、接近性的形式將相對枯燥的法律條款呈現了出來:“哪些人禁止進入網吧?”“未滿多少歲的兒童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小名在父母離婚后,由母親撫養,父親對小名還有教育義務嗎?”“7歲的小紅未經父母同意,將一只價值1萬元的手表送給小蘭做生日禮物。三天后小紅的父母要求小蘭家長退還手表,這個做法有法律依據嗎?”
很現實的題目不僅幫孩子了解法律,也幫家長教師共同解惑?,F場的評委、泉水路小學的法律顧問孟興煒說:“普法教育不能太過生硬,我們要選擇深淺合適的法律知識,讓公民有一個過程來過渡。今天的活動很好地解決了普法教育過于嚴肅的問題,寓教于樂?!?/p>
記者 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