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龐無忌)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中國地質博物館當天舉辦中小學地球科學素質教育大課堂示范活動,并與北京市第八中學、第一五九中學簽訂館校共建協議。
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賈躍明在活動現場介紹稱,地球科學素質教育對于培養中小學生社會責任感、探索創新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地質博物館近年來也通過常設展覽、臨時展覽、科普講座、夏令營等形式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2010-2015年,組織專家團隊和志愿者,走入數十家中小學校和一批社區開展地球科學素質教育宣傳,范圍涵蓋了北京所有遠郊區縣。
與此同時,2013年開始中國地質博物館與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合開展培養地學人才計劃,與門頭溝區靈溪教育基地聯合開展城鄉共建計劃。
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的學生代表宣讀了開展中小學生地球科學素質教育活動倡議書,倡議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從小樹立珍惜資源、愛護地球的意識和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隨后,中國地質博物館與北京市第八中學、第一五九中學舉行了簽約儀式。儀式結束后,汪民副部長向學生贈送了化石標本和圖書。
據介紹,當天地質博物館為學生準備了《史前生命的今天》和《海洋與海洋的一生》兩個科普講座。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汪民,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的有關負責人,北京市第八中學、第一五九中學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師生代表,共計12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