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個2180元的天價校服,又來一個2800元的天價畢業典禮,真是離譜。”日前本報報道了東莞市外國語學校的“天價校服”,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又有網友反映光大新亞外國語學校現“天價畢業典禮”,一個小學畢業典禮竟然要去香港開,每個學生還要交2800元,引發網友熱議。(5月6日《廣州日報》)
一個小學畢業禮每個學生竟然要交2800元,還要跑到香港去開?而再細看,原來這所學校是和香港辦學機構合辦,畢業生參加香港游只是畢業禮的一部分,為的是開拓學生國際視野,不強求學生參加。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但也經不起追問。
首先,既然把香港游當作畢業禮的一部分,為何不保證畢業生都參加?一個小學畢業禮高達2800元,對于不少家庭來說都是個負擔。學校本著“開拓學生視野”的初衷確實無可厚非,但是否能通過增加專項經費補貼學生,或者干脆由校方買單,保證畢業游“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為校方來算算經濟賬,小學畢業禮6年才一次,該校也才170多個學生,作為一個國際學校,這筆支出也不至于負擔太大。畢業游若能作為校方送予學子的畢業禮物,無疑能增加學生對母校的好感,將來也可能不吝回報母校,增加學校美譽度,何嘗不可?
其次,一次畢業游將學生分兩撥人,是否有“拉仇恨”之嫌?要知道,畢業典禮是學生結束小學生涯的最重要儀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整地參加學校設計的畢業典禮,才能不留下遺憾。現在的狀況卻是,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去畢業游,沒有條件的,只能看著小伙伴興高采烈地出行而自己“望洋興嘆”,甚至如網友所言“孩子是該恨學校呢,還是恨父母,簡直就是心靈摧殘。”如此一來,對學生心理健康不無害處。
最后,為何“鍍金”畢業游能暢行四年?據悉,該校畢業禮香港游已經舉辦過4年,若不是此次網友公開,恐怕還一直繼續下去。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這個活動屬于社會實踐的一部分,但是違反了東莞市教育局的相關規定,“我們已經責令學校停止該活動,并給繳費的學生退費。”其實,如果能把監管關口前移,把不規范的畢業儀式提前扼殺在搖籃里,就能把負面效果降到最低。若不然,等到滿城風雨時再叫停,一來傷了準備出游的學生心理,二來讓學校前期籌備都作廢,也損害了學校形象,代價不小。
畢業禮是一個莊重而神圣的儀式,染上銅臭味確實不該。期待以此次畢業禮為鑒,相關部門要對于畢業儀式加強監管,暢通監督渠道,讓畢業儀式更實在,更有意義。 (陳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