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各地高考作文題公布,引來全民討論。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點評,從中可一窺中國語文教育現狀,普遍忽視思辨和缺乏邏輯訓練。“不過,上海卷在作文題上堅持了自己不變的追求,幾年如一地呈現這類題目(思辨類題目),難能可貴。堅硬和柔軟表面上看似矛盾,但深入剖析,辯證論之,又是一個新層面的境界。此題滿分者,頭腦必清醒!”
王旭明說,語文考試首先要考察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度,包括思辨能力、批判創新精神和表達能等。“上海的作文《心中的堅硬和柔軟》繼承了上海一貫思辨性非常強的特點。如果學生思路清晰,在思考當中辨析柔軟和堅硬融合的部分,以及它們相對對立和統一的關系,是可以得到認識上的升華。”
同樣受到大贊的還有北京卷作文題:“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或“深入靈魂的熱愛”。“一是二選一,擴大了學生寫作上的選擇權。二是,兩個題目前者偏于議論,后者偏于記敘,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三是,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紀念日,緊扣重大生活實際。”
王旭明說,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材料作文可體現寫作能力,但也可能束縛學生的思維空間。”
對于詩歌依然是今年高考受限的寫作體裁,王旭明再次呼吁“放開諸多限制”,盡管現狀是“語文教育困難重重,阻力重重。”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