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大學畢業生竟也作為商品在淘寶上“出售”!近日,云南昆明學院校長何華在畢業典禮上面對該校4500名師生宣布淘寶“昆明學院人才店”成立,首批65位優秀畢業生將通過這一平臺求職。
對于此項措施,各界爭論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國內首批高校畢業生以“商品化”形式亮相,為解決高校就業難問題探索出一條新路。也有人認為此舉實際意義不大,只是一個宣傳噱頭而已。
探訪:淘寶店如何“出售”人才
昆明學院是2004年5月由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位于昆明市國家級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淘寶“昆明學院人才店”的頁面,該校65名畢業生統一身穿印有昆明學院Logo的T恤進行“展示”。點擊“人才寶庫”一欄,四種人才類型一目了然,分別是“一帶一路型”、“制造2025型”、“互聯網+型”、“集合精英型”,每位畢業生的“標價”為1000元。
據校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企業對淘寶店里的畢業生有招聘意向,可以支付1000元招聘意向金“拍下”學生,學校招生就業處老師先會核實企業資質和招聘意向,然后向“被拍”學生提供審核通過的企業信息。通過電話、視頻面試和線下交流等模式,學生和企業雙方進行自主選擇。無論是否達成就業意向,學校都將在一周后返還企業招聘意向金。
記者點擊了一位畢業生頁面,其“寶貝詳情”包括了此人的特點、就職意向、理想薪金等信息描述,以及抗壓性強弱等“感性評級”,頁面還有視頻展示區,20秒秀出畢業生自我特點。
記者了解到,“昆明學院人才店”分為人才寶庫、眾籌創業、創意集市等三大板塊,分別代表了優秀畢業生推薦、學生創業項目展示以及學生作品出售等三大基本服務。
“上海某集團分公司已與我們取得聯系。”作為“店長”,昆明學院經濟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負責人梁國華高興地告訴記者,“對于已經付款的18件訂單,學校已派專人與企業取得聯系,除了上海,還有很多外省企業。”
據昆明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包興介紹,學院正在等待企業上傳資料(比如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進行審核,下一步將根據企業需求為他們提供學生資料,不僅僅是淘寶店已經上線的學生“寶貝”,還有很多沒來得及上線的學生資料也會有針對性地向企業提供。
記者從該淘寶店的交易信息看到,精湛花藝師、環藝設計、國貿、美術設計、鋼琴專業、外語(課程)名嘴等擁有特殊小眾技能的學生“寶貝”,近日均有成交。
爭議:搭建橋梁還是為博噱頭
談到開設淘寶店的初衷,“學校有責任幫助畢業生向社會全方位‘秀’出自己,最大程度接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挑選。這個時代最好的‘寶貝’就是人才,能夠淘到人才這個寶,‘淘寶’二字才算實至名歸,因此,我們才有了這個創新之舉。”何華說,希望借助淘寶巨大的信息流,在優秀大學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搭建一座信息通暢的橋梁,“為人求位,位得其人,人崗相適,各得其所”。
“這只是一個開始”,何華告訴記者,人才淘寶店是學校走出象牙塔、主動與市場連接的一個窗口,可以直接感觸到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從而推動校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另外,還將打造融資平臺,讓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和科技成果能夠有效對接社會資本、尋求合作伙伴,從而幫助大學生走上創業之路。
對于此次高校畢業生以“商品化”形式亮相,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高校借助淘寶向社會輸送人才,結合數據和用戶反饋,可以更有效地把握人才需求市場的脈搏。也有輿論認為,此舉雖然是一種創新的嘗試,但目前看,實際意義不大,更像是宣傳噱頭,學校的主要精力還是應放在培養人才、提高畢業生質量上,市場自然會做出正確選擇。(記者 黃榆 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