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有關CUBA新賽季賽制改革的一系列方案即將出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被CBA或WCBA選中的大學生球員,如果在職業聯賽的賽場上難以生存,還可以回歸大學生聯賽,而在此之前,這一直被視作CUBA聯賽的禁區之一。
“現階段,我們的大學生球員能夠打職業聯賽的確實很少。”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競賽部籃球項目主管趙興說,“之前,我們規定在職業隊注冊的大學生球員,是不能再打CUBA的,這可能忽視了學生既要上學又要打球的實際需求,我們希望這次改革能創造一個寬松環境,同時,也是為了配合CBA、WCBA選秀訓練營的舉辦,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和職業聯賽之間的有效銜接。”
上周末,首次CBA、WCBA選秀訓練營在京舉行,共有20名大學生球員參加的訓練營,不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和外界預期的基本一致——絕大多數大學生球員,距離職業聯賽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而大部分俱樂部,從一開始也并未對這些大學生球員抱多大希望,很多俱樂部只是按照中國籃協的要求,派個人前往觀摩,走走形式。
“之前我們就拿到了名單,最高的才2.05米,但我們通過夏天的引援,以及從二隊抽調的一些年輕球員,已經基本解決了人員問題。我們比較缺的是內線的5號位,選秀訓練營里的球員,從身體條件來說,沒有能夠達到我們的要求。說實話,這些球員我們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沒有打算選他們。”某俱樂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但參加訓練營的大學生球員,真的都達不到職業聯賽水平嗎?恐怕也不盡然。“大學生球員的水平,絕大多數只能說一般,這點我也承認。”西北工業大學主帥、中國籃球名宿王立彬說,“但也不是沒有,我覺得更重要的,要看職業俱樂部的需求和目標到底是什么。”
曾任CBA球隊主帥的王立彬,深諳中國籃球俱樂部的心態。在他看來,過于追求成績,是其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冠軍只有一個,但我們現在的很多俱樂部,特別是那些小俱樂部,還不能像NBA俱樂部那樣,通過一個長期的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王立彬說。
在王立彬看來,大學生球員雖然整體上沒有達到職業球員的水平,但其中的一些佼佼者,還是可以在CBA生存的。如果俱樂部更加重視大學生球員,完全可以在大學校園淘到“物美價廉”的有用之才,“但可惜的是,現在CUBA16強戰的賽場上,我至今還沒有看到一位CBA俱樂部教練的身影。”王立彬說。
當然,CBA俱樂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除了出色的大學生球員如鳳毛麟角外,俱樂部通過青年隊培養和自由球員市場,已經足夠滿足自身的需求了。這次選秀訓練營有些尷尬,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大學生聯賽和職業聯賽之間,并未真正銜接起來。
一方面是學籍問題。按照中國籃協競賽部部長張雄的說法,本次選秀訓練營,不僅向研究生學生球員開放,也向本科學生球員敞開。但中國大學的現實情況是,本科學生不僅學業負擔沉重,而且很多高校,并未出臺相關的政策。也就是說,本科學生運動員,必須在規定年限內,完成大學學業,一旦本科學生運動員被選中,且有意進入職業聯賽,完成學業和打職業聯賽之間必然會產生沖突,本科學生運動員很可能就此失去大學學籍。
“我覺得在現階段不會有本科學生愿意去職業隊,因為他們肯定很清楚是學業更重要,還是進入職業聯賽更重要,”王立彬說。但如此以來,就造成了一個結果:畢竟大學的訓練水平和時間,普遍與職業俱樂部不同,且大學的這個年齡段,恰恰又是一名球員最重要的階段,等到大學畢業再進入職業俱樂部,很有可能限制大學生球員的提升空間,職業生涯能達到的高度也會受到影響。當然,如果被選中的大學生球員無法在CBA立足,仍可以回到大學繼續學業和參加CUBA的政策出臺,這個問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另一方面,則是高水平教練在高校的稀缺。趙興表示,CUBA與CBA和WCBA通過選秀建起一座橋梁后,也會促進更多的高水平教練進入校園。“我們目前的人才培養過程,并未真正銜接起來。”趙興說,“這座橋梁搭起來之后,如果我們能通過提高待遇等有效方式,把高水平的教練吸引到學校來,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進入高校,因為高校能滿足他們既要打球又要上學的愿望,如此,中國籃球的人才培養,就會慢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本報北京7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