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瑕 朱恢軍)近年來,柞水縣統籌規劃、同步發展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繼續教育,力促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該縣鼓勵學前教育多元化,采取公辦民辦園齊頭并進的辦法推進學前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城區幼兒園、13所鎮村幼兒園及4所民辦園,32所小學附設學前班,民辦幼兒園同等享受學前一年免費補助,保證適齡幼兒就近入園。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制定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教學及輔助用房、體育運動場地、教學設備配置、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專任教師學歷、中級及以上專業教師職務比例、骨干教師比例全部達標,初中、小學均衡差異系數分別小于0.5、0.6,2013年在全省首批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認定,初中階段教學質量連續8年位于全市前列。力促高中教育優質化,投資1.5億元遷建柞水中學,按標準配建報告廳、塑膠運動場、圖書樓、師生餐廳及各類功能部室,配備多媒體雙向互動教學系統、校園電視臺和校園網,功能部室設施設備達到省級標準化水平;實行導師制和學分制管理,積極推進高效課堂改革,學校管理日趨規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完善職教體系實用化,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資源,創建縣職教中心,縣職業中專和職教中心一套人馬共同辦學,機械加工、焊接、鉗工、PLC自動控制等42個實驗實訓室高標準配置,采取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的方式開設機電、學前教育等4個中專班和4個對口升學高職班,與陜西電大等校聯辦8個專科、本科成人學歷教育專業;積極開展各類短期培訓,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萬人次、“陽光工程”培訓651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訓275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828人、技術扶持養殖戶18戶。倡導社區教育終身化,按照“整體規劃、特色發展、全面推進”思路,各鎮辦實現教育強鎮全覆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通過驗收,整合職成教資源4個,建成社區教育學院1所、鎮農科教中心9個、村(社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81所,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124人,吸納培育職教志愿者583人,定期開展種養植、旅游和新聞寫作等培訓,從業人員、社區成員受訓率達50%以上,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率達到100%,全縣居民充分享有終身教育權利和機會。
該縣鼓勵學前教育多元化,采取公辦民辦園齊頭并進的辦法推進學前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城區幼兒園、13所鎮村幼兒園及4所民辦園,32所小學附設學前班,民辦幼兒園同等享受學前一年免費補助,保證適齡幼兒就近入園。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制定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教學及輔助用房、體育運動場地、教學設備配置、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專任教師學歷、中級及以上專業教師職務比例、骨干教師比例全部達標,初中、小學均衡差異系數分別小于0.5、0.6,2013年在全省首批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認定,初中階段教學質量連續8年位于全市前列。力促高中教育優質化,投資1.5億元遷建柞水中學,按標準配建報告廳、塑膠運動場、圖書樓、師生餐廳及各類功能部室,配備多媒體雙向互動教學系統、校園電視臺和校園網,功能部室設施設備達到省級標準化水平;實行導師制和學分制管理,積極推進高效課堂改革,學校管理日趨規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完善職教體系實用化,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資源,創建縣職教中心,縣職業中專和職教中心一套人馬共同辦學,機械加工、焊接、鉗工、PLC自動控制等42個實驗實訓室高標準配置,采取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的方式開設機電、學前教育等4個中專班和4個對口升學高職班,與陜西電大等校聯辦8個專科、本科成人學歷教育專業;積極開展各類短期培訓,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萬人次、“陽光工程”培訓651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訓275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828人、技術扶持養殖戶18戶。倡導社區教育終身化,按照“整體規劃、特色發展、全面推進”思路,各鎮辦實現教育強鎮全覆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通過驗收,整合職成教資源4個,建成社區教育學院1所、鎮農科教中心9個、村(社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81所,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124人,吸納培育職教志愿者583人,定期開展種養植、旅游和新聞寫作等培訓,從業人員、社區成員受訓率達50%以上,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率達到100%,全縣居民充分享有終身教育權利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