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郭瑩)從今天起,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平臺全面啟動學生入學信息采集。昨天,市教委專門發布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有關問答,今年系統中新增了“一般公辦初中進入優質高中機會查詢”功能,本市學生首次可以公開查詢到其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
用教育ID姓名就能查
據介紹,2016年全市使用統一的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由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兩部分組成,并增加“北京市一般公辦初中進入優質高中機會查詢”功能,可輸入學生教育ID和姓名驗證登錄后查詢。昨天,市教委基礎教育二處處長徐建淑等做客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時也表示,今年的初一新生入學就能夠知曉三年后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
據了解,信息平臺的這個變化與今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2016年,北京市鼓勵學生按自愿原則就近就讀一般初中,各區應優先保障其就近登記入學。
2019年中招確保每所初中校學生升入優質高中機會基本均等,比例不低于該校當年具有升學資格人數的50%。在2016年小升初工作中,提前告知小學畢業生每所初中校2019年中招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引導學生就近升學。
因此,如果學生自愿就近就讀一般初中的,可登錄“北京市一般公辦初中進入優質高中機會查詢系統”查詢各區一般初中及該校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1-9年級在校生使用教育ID及姓名均可登錄系統進行查詢。
信息采集本月底結束
此外,市教委明確表示,信息采集開放時間為5月9日-5月31日,系統開放時間內均可以采集,采集先后順序與入學先后順序無關。
市教委基礎教育二處處長徐建淑介紹,今年,北京市在學生入學的信息采集上調整了一些時間安排,小升初回戶口所在地的學生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天調整到了5天,為家長辦理留了很寬裕的時間。也就是說,往年的2天,變為現在的5月9日到5月13日。
□重點提醒
>>本市戶籍
參加信息采集不能跨區
在信息采集中,市教委明確表示,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均須按區教委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不能跨區。同時,為了準確掌握入學需求并提供相應的入學服務,入學系統只能提供在一個區進行入學信息采集的機會。
對于撤銷登記或換區進行登記,市教委表示,在信息采集完成后,未被學校確認接收入學前,如需變更區,若在學齡人口信息采集時間內,家長可自行注銷并重新注冊,在采集時間之后的撤銷流程請咨詢原登記區教委,并由新入學區教委進行審核登記。原信息采集表作廢,入學時以新采集表為準。但在采集時間之后,由于換區登記造成時間延誤可能會影響孩子片內入學機會。
>>非京籍
沒“五證”應回戶籍地入學
對于非京籍學生入學,按照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下發的《關于做好無學籍流動學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學生在流入地必須先具備入學資格,入學后才能建立學籍;在不合格學校就讀的,不能建立學籍;沒有學籍回戶籍地就讀的,戶籍地學校必須依法接收并建立學籍。也就是說,在北京未通過入學資格(通常說的“五證”)審核的,戶籍所在地政府有責任接收回鄉就讀的學生并解決學籍問題。
>>民辦校
6月10日前完成跨區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國際教育。市教委的政策顯示,6月10日民辦學校在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中完成跨區招生工作,6月10日后民辦學校將停止跨區招生??鐓^入學登記需經家長確認后方可生效。
對于寄宿制學校入學,同樣6月10日寄宿制學校在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中完成跨區招生工作,6月10日后寄宿制學校將停止跨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