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但體育特長生加分事件余波未平。記者調查發現,全省今年獲高考加分的738名考生中,有445名出自同一場比賽——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傳統武術錦標賽。這一賽事被指“批發”國家二級運動員。(7月14日央廣新聞)
一切的偷竊行為都是可恥的。如果說偷竊別人財物,容易證據確鑿。那么偷竊別人的機會,則帶有相當的隱蔽性。但我認為,偷竊別人的機會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更大。事實上,通過造假舞弊花錢購買國家二級運動員的加分,和偷竊別人的機會真的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兩個學生,本來學業水平相差無幾,但其中一個卻選擇造假獲得加分。意味著在通往大學的高考獨木橋上,作弊的學生狠狠把自己的競爭對手推下了橋,讓自己成為勝利者。這種手段是不光彩的,但往往做決定的并不是學生,而是學生的父母。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的背后將會發生什么。
按照公平擇優的原則,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真實成績,考取屬于自己的大學。分數舞弊的成功,會徹底改變這種正常的秩序,一個孩子上了原本不屬于自己的大學,另一個孩子失去了就讀大學的機會。這種影響很可能是一輩子的,從來都不應該低估教育對個體命運的影響。很多聰明的孩子,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結果他們的天賦一輩子受到壓制,一生碌碌無為。一些天賦普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把潛能開發得淋漓盡致,成為人生的贏家。
在所有的不公平里面,教育不公平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種,它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命運,造成了令人痛惜的傷害,國家失去了一個更優秀人才。它把學生變成了一個道德檔案里終身有污點的人。他們的成功里,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是依靠偷竊得到和實現的,他們失去了做一個清白的、正直的人的機會。
父母們沒有意識到這一件事情的存在,他們只看到了自己孩子那美好的未來,卻沒有看到別人孩子的未來,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這個社會的基本責任感。孩子們原本可以取得一個更成功更令人驕傲的未來,現在父母的這種行為卻毀滅掉了這一切。孩子們將會因此徹底失去那一種勇氣,不敢告訴人們:我的成功都是依靠我自己的努力親手打拼回來的!他們難道能夠無恥地告訴公眾,我的成功是偷竊來的?
若干年后,當那些有良知的孩子想起那一場骯臟的武術比賽,會不會為此感到羞愧與恥辱?而這一切,都是溺愛他們的父母親手打造的。在教育上,盡管社會給了這些父母極大的競爭壓力,但這種壓力還并不足以成為不擇手段的理由。(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