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出臺《促進國內外高校院所在蓉協同創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以“十大政策措施”切實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本地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其中包括,設立1億元規模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并聯合銀行和擔保公司開發“科創貸”系列融資產品,幫助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預計撬動銀行貸款規模達20億元;鼓勵在蓉高校在校學生到校院地共建的創新創業載體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實踐業績可按照相關規定計入學分。
8月18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具體措施。“支持高校院所自主處置科技成果,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可用于人員激勵。”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知識產權局)局長唐華介紹。
對于在蓉高校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政府也將給予各類的優惠政策和經費補助。將最高拿出1000萬元支持國內外高校院所與區(市)縣共建協同創新試點示范區,同時對高校院所新建的創新創業載體和入孵企業給予經費補貼。
唐華介紹,為有效解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若干政策措施》擬將設立天使投資引導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高校院所科技人員領辦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貸款支持。
重點鼓勵國家“千人計劃”、高校院所“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在蓉創辦企業,最高可獲得100萬研發費用支持。對于在蓉高校在校學生,到校院地共建的創新創業載體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實踐業績可按照相關規定計入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