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著網購的普及,快遞也在逐漸滲透進人們日常的生活,大家對于快遞的價格變動也愈發敏感。本月初,也就是在8月1號,重慶的圓通、申通、匯通、中通、韻達、天天6家快遞有限公司取消了之前對電商快遞的“協議價”優惠,致使電商快遞費用大幅上升。以快遞10公斤的商品為例,以前快遞費在10元左右,而調價后漲到30元左右。
近日,重慶市物價局公布了該事件的調查結果:六家統一提高快遞收費標準,存在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并向涉事的圓通、申通等6家快遞公司重慶分公司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漲價、尤其是抱團漲價受罰,這問題究竟出在哪?快遞公司又有什么難言之隱呢?
重慶市物價局官方網站上公布的信息顯示:這六家快遞公司調價之前多次共同召開價格協調會議,并于2014年8月1日起統一提高了快遞收費標準,存在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一項關于“經營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規定。重慶申通公司參與了這次漲價,公司副總趙昕說,漲價的“方式不對”,是物價局給他們的答復:
趙昕:它針對聯合,沒針對漲價。他們說,我們的情況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但是方式方法不對。他們說你們現在不能在同一時間同一方式這樣,召開幾家公司的價格協調會議,有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嫌疑。
重慶市物價局目前已對圓通等6家快遞公司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否則將會受到更嚴厲的價格行政處罰。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罰的不是漲價本身,而是漲價的方式:
徐勇:被處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建立這個價格聯盟,因為價格聯盟被處罰,并不是因為漲價而處罰。按照依法處罰,我認為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但是我們說不僅僅是處罰,在處罰以后,我們應當如何扶持這個產業去發展。
快遞“抱團漲價”并非只有重慶,7月底,湖南湘潭多家快遞公司也因同時漲價被消費者投訴,據了解,目前湘潭市價格監督檢查局已責令撤銷涉事4家快遞公司的聯合漲價行為,要求自由競價。自由競價、根據企業自身價格定價本是理所應當,但為何快遞漲價總采取“抱團”的做法?趙昕道出了苦衷:
趙昕:我們幾家公司在市場的份額在當地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我們某一家先提出漲價,人心不齊,其它的五家不漲價,那肯定是業務量馬上萎縮,萎縮之后就撐不下去,就面臨倒閉。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電子商務物流與快遞分會專家委員邵鐘林指出,快遞行業目前的確存在不良競爭等諸多問題,使單家快遞企業在定價問題上顧慮重重,由不得自己:
邵鐘林:我們中國快遞業目前呈現的這種狀況,實際上我們低端的服務,我們的供給能力還是大于社會需求的。那么供大于求的話,在客觀上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比價競爭。這種比價競爭,有的還是惡性價競爭,有不少還是低于它的運行成本在做這個買賣的,這個對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 相關閱讀
-
重慶6家快遞公司統一漲價 涉嫌操縱價格被查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重慶市物價局獲悉,該市6家快遞公司統一漲價,涉嫌操縱價格而遭到調查,所涉及的快遞公司包括重慶圓通、申通、中通、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