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歷時52天、航程6600海里、下潛十次的“蛟龍號”日前搭乘“向陽紅09”船回到江蘇江陰的蘇南國際碼頭,完成了中國大洋第35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務,取得各種生物樣品116個。來自國土資源部、清華大學等單位的驗收組專家認為,本航段是我國從事大洋科考以來獲取生物成果最豐富的一次。
第一航段現場指揮部總指揮、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介紹,7月16日以來,“蛟龍號”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區開展了8次下潛作業,在西太平洋馬爾庫斯
2014-08-15 11:34: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14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歷時52天、航程6600海里、下潛十次的“蛟龍號”日前搭乘“向陽紅09”船回到江蘇江陰的蘇南國際碼頭,完成了中國大洋第35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務,取得各種生物樣品116個。來自國土資源部、清華大學等單位的驗收組專家認為,本航段是我國從事大洋科考以來獲取生物成果最豐富的一次。
第一航段現場指揮部總指揮、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介紹,7月16日以來,“蛟龍號”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區開展了8次下潛作業,在西太平洋馬爾庫斯
“向陽紅09”船時7月14日晚,記者從“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5航次)現場指揮部獲悉,“向陽紅09”船預計于船時7月15日20時(北京時間7月15...
包括“蛟龍”號在內,世界上同類型深海載人潛水器的共同特點就是海底精確定點作業能力。...
(記者 董冠洋)記者從中國國家海洋局獲悉,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母船“向陽紅09”船4日從福州馬尾出發,開始執行2014年航次西北太平洋航段任務,...
記者從會上獲悉,“蛟龍”號搭載母船“向陽紅09”船,將于7月4日從福州馬尾出發,開始執行2014年航次西北太平洋航段任務,11月下旬開始執行西南印度洋...
“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驗收會日前在青島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擔任組長的專家組認為:蛟龍潛水器今年的技術狀態出色,海上作業能力得到了有力驗證,科學家首次參加了下潛,“蛟龍”...
記者17日從中國國家海洋局獲悉,于2013年6月至9月開展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日前成功通過驗收專家組驗收。 據介紹,驗收專家組由國土資源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州...
“向陽紅09”船走廊里,平日穩重寡言的大管輪董文連哼著小曲歡步走來,突然大喝一聲:“回家嘍!” 此時,“蛟龍”號已完成第73次下潛作業回到甲板,這標志著2013年“蛟龍...
“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指揮部8日晚間決定,“蛟龍”將于9日在西北太平洋采杞海山南端再次下潛,這將是“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的“收官&rdqu...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當地時間17日(北京時間18日)在東北太平洋進行了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潛作業,完成了考察海底生物和采礦前景等任務。 這次下潛是“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當地時間17日(北京時間18日)在東北太平洋進行了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潛作業,完成了考察海底生物和采礦前景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