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把企業的戰略融入國家的戰略,企業才能有巨大的市場;只有把科學技術發展融入世界的發展大趨勢,企業才能有可持續的發展。”
甘中學,博士,能源系統工程與智能控制專家,在“千人計劃”入選者中,首個獲得“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現為新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首席技術官,新奧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一線對話
“有人說,新奧就是一個賣燃氣起家的民營企業,為什么能拿到國家重點實驗室?”甘中學博士自問自答:“新奧靠的是有一支海歸組成的創新人才結構化團隊!”
祖籍河北的甘中學1987年留學美國康涅狄格州大學,獲機械工程博士學位。2002年在世界500強企業美國ABB公司任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而且,他還和另外7名博士組建成8博士創業團隊,創立了美國博維公司。他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研究在美國獲20多項專利。
2003年,為自己不能為中國做貢獻而一直心有不甘的甘中學團隊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國后,他偶遇了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素有產業報國情懷的王玉鎖和懷有科技報國夢想的甘中學在相互感動和感染中,一拍即合地走到了一起,攜手共同發展清潔能源這一新興產業。
人才資源是第一寶貴的資源
“只有把企業的戰略融入國家的戰略,企業才能有巨大的市場;只有把科學技術發展融入世界的發展大趨勢,企業才能有可持續的發展”。甘中學說,近年來,發展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為各國搶占科技領域制高點。因此,我們也將創新重點放在了新能源領域,并以飽滿的熱情踏上了打造中國新“能”力的征途。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是第一競爭力,人才資源是第一寶貴的資源,人才在推進自主創新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的作用。”甘中學博士說,要推進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緊緊抓住人才這個第一資源。
甘中學隨后三次赴美國和歐洲招賢納士。“中國人為中國人服務!”他懂得,這是最能深深打動海外人才報國之心的游說詞。“你有多大的夢想,新奧就提供多大的舞臺。”這一新奧的口號,成為他吸引海外人才實現夢想的“吸鐵石”。
甘中學曾任ABB公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他調侃地說,憑著自己本身歸國的示范,加上對解決回國人員諸如孩子上學,愛人工作安置,來去自由等后顧之憂的承諾,還有到新奧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事的環境吸引,他先后“騙”來包括11位“千人計劃”人才共65人組成的結構化團隊。
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算得上是人才
2010年新奧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得科技部批準設立,并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算得上是人才。”甘中學強調人才環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