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喻
國慶節回老家,發現大家越來越不愿意在家做飯,一連7天泡在外面的餐館里,使得“家宴”二字越發珍貴。你可以理解為經濟水平提高了,也可以理解現代人越來越懶。兩者相交織,就不難理解餐飲行業為何長盛不衰了。
互聯網點餐服務同樣紅火,粗略算一下,今年以來,就有易淘食、美餐網、餓了么等公司獲得千萬級美元融資,但還是那句話,平臺易建,流程難控?;ヂ摼W行業推崇的高效透明,到了魚龍混雜的餐飲業,一步留神就容易成為滋生“黑暗料理”的溫床。這不,在IT人聚集之地杭州,工商部門就一鍋端了好幾家黑作坊。表面上看,這幾家都是在微信圈上好評如潮的“美食店”,圖片精致,菜品新鮮,看起來美味又正規;實際上,卻是開在農民出租房里,地面濕滑,油垢深厚,根本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黑心餐館,偏偏還挺受年輕人歡迎。執法人員在現場搜查出厚厚一大旮訂單,從送餐地點看大多是周邊寫字樓,外賣盒子上還貼有二維碼方便顧客查詢。據稱,這次調查,單單是杭州市場監管部門的一次獨立行動,就順藤摸瓜發現了5家涉嫌違規的網絡點餐網站,類似美團網、餓了么這樣的行業龍頭都赫然在列,真是讓人觸目驚心。
此前騰訊公司做過一個調查,題目就是“O2O餐飲你最擔心什么”,調查結果在意料之中,大家最擔心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擔心送餐時間過長和擔心運費支出。如此看來,眾多訂餐網站一日不解決安全這一主要矛盾,其前途就很堪憂,在生命健康面前,什么方便、便宜、美味,統統都是浮云。
而對于致力于餐飲O2O的公司來說,主要矛盾也顯而易見,就是處理好日益增長的規模和監管之間的矛盾。當下點餐網站發展太快,速度堪比當年的團購網,拿“餓了么”來說,其特點就是做輕資產、輕模式,只負責點餐,配送都由各飯店自行負責,換句話說,就是主攻技術,建立類似一個淘寶網一樣的平臺模式,用戶和商家自行決定交易。在這樣的模式下,其擴張速度不可能不快,目前稱業務已經遍及全國42個城市,線上用戶300萬,線下商戶5萬家,日均訂單超過12萬單。但是與規模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監管缺失,淘寶購物不滿意,尚能退貨,吃了人家熱氣騰騰的飯菜,難道還能吐出來嗎?再說了,制作環境的惡劣,對最后成品的影響是隱性的,只要沒有糟糕到食物中毒,用戶們大多就得過且過了。所以大多數點餐網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原因很簡單,監管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一來會限制進駐商家的數量,二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對店家進行審核,這是一個太龐大的工程,在衛生執法部門的眼皮子底下,還有地溝油、毒大米等興風作浪,還能指望小小的點餐平臺能解決這一社會性難題?有人曾嘗試過在某網上點餐平臺上開店,當問到門檻時,銷售經理顯得十分“灑脫”,說公司對證照沒有硬性要求,他只負責把菜單帶回去掛到網站上就行。拿此次事件來說,如果不是執法部門主動出擊,可能眾白領們還在一邊吃著黑心盒飯,一邊給無良商家送錢。
當然,也有聰明人想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只和品牌商聯手,比如小肥羊、海底撈等,以犧牲多樣化為代價,一定程度上保證食品的安全性,這也不失現階段情況下的明智選擇??赡苤挥猩鐣洕l展到一定階段,社會誠信發展到一個新高度,這個世紀性難題才會得到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