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之后找機會補一覺就萬事大吉了。” 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提醒,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一次熬夜造成的大腦疲勞感即使經過好幾天的正常睡眠也無法消除。這種現象意味著失眠可能對大腦造成了長久的損傷。有個實驗是這樣的,科學家對小鼠進行了研究。他們為小鼠制定了與輪班工作的人相類似的作息時間表:先讓小鼠小睡一會兒,然后喚醒它們,讓它們清醒一小段時間;再讓小鼠睡覺,再喚醒,這次讓它們保持長時間的清醒狀態。
隨后科學家檢查了小鼠大腦中的藍斑神經元。藍斑是位于腦干的一個神經核團,其功能與應激反應有關。藍斑內的這些神經元被認為與警覺和認知功能有關。結果顯示,當小鼠輕微缺覺時,神經細胞會保持興奮狀態;但是,當小鼠長時間缺覺時,這種反應就被關閉了。因此在僅僅幾天的“輪班”式作息之后,小鼠的神經細胞開始加速死亡。實驗證明,長時間的缺覺使得小鼠大腦中神經元數目減少了25%。
首先,補覺只能補短期的,你昨天沒睡好,今天補覺,能夠補回來,但是如果你周一沒睡好,周末補覺,那就沒有作用了。周一到周五進行睡醒剝奪,該睡的時候沒有睡,想要通過周末一次性多睡補回來,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人體生物鐘大約以24小時為一周期,周末比平時睡得多會搞亂生物鐘,讓人在試圖恢復通常模式時更感疲勞。補覺最大的惡果就是造成生物鐘紊亂。長假期間用于休息的時間多了,有些人睡夠了也會賴在床上不起,賴到中午頭暈無力,精神恍惚,腦組織缺氧,頭沉甸甸的。
身體可以適應最多延遲一小時的生理節奏,也就是說,周末睡個小懶覺不大可能對周一早晨的疲勞狀態產生太大影響。
但是,晚兩小時或兩小時以上起床卻可能讓身體失去平衡,讓人在周日晚上更難入睡,而且第二天早晨起床也愈加困難。
(許曉華摘編自四川科技出版社《你睡好了嗎?》一書)
專家信息:
郭兮恒,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教授,中國科協睡眠呼吸首席專家,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呼吸專委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