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通過構建文庫和測序的方法,在山羊下丘腦、垂體和卵巢組織中發現了一系列與山羊產羔數相關的重要基因,為利用分子育種方法提高山羊產羔數提供了新思路。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分子繁殖與發育(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期刊上。
據團隊首席儲明星研究員介紹,產羔數是山羊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經濟指標,這一指標是由多個器官多個基因共同控制的復雜過程,其遺傳基礎尚不十分清楚。濟寧青山羊是中國山羊品種中產羔數最高的優良品種,為研究產羔數性狀提供了良好素材。該團隊以性成熟和成年連續多羔的濟寧青山羊作為實驗組,以相應的產單羔的遼寧絨山羊為對照,構建抑制消減雜交文庫。通過測序和序列分析,一共篩選出1458個陽性克隆,并發現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是與細胞進程和信號、信息存儲和加工以及代謝相關。同時也發現了一批影響胚胎存活、卵泡發育和孕體健康的基因。
該研究初步闡明了山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系統控制產羔數的分子機制,并為山羊產羔數的遺傳改良和分子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記者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