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段創業路,曹軍說,中國的盲人大約有1100多萬,現在已有5萬多盲人朋友使用我的產品,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每一個盲人朋友都能免費使用這款軟件,讓盲人朋友無障礙、順暢地與外界溝通。
中關村有個“21歲現象”。21歲正好是大三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又有融入社會的想法,就開始積極參與創業的實踐活動——他們的選擇為今日中國寫下了最好的注腳,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浪潮已經到來。
當“創新創業”成為價值選擇
“在中關村,一個牌子掉下來砸到10個人身上,以前有9個是大學生,現在有9個是創業者。”
說這話的是Golfsense和Wifipix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閆文聞。5年前,閆文聞從外地來中關村創業,先后做了幫助矯正高爾夫打球姿勢的穿戴設備、室內定位等項目。
在中關村,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價值選擇。
已經發展壯大、揚名全球的企業虛心傾聽新的想法,持續轉型、再次創業;獲得高成長的企業敏銳洞察風向,努力深耕、持續創新;哪怕是初創團隊,“創新創業”也成了每天叫醒他們睜開雙眼的第一聲鬧鈴……
來自安徽省臨泉縣的張超峰在北京大學做保安,因為發現了城市大齡未婚青年的交友需求,他創辦了一個相親網站“親啊親”。
別人叫他“張總”,他會說:“我做這個網站不是為了做老總,我是為了幫助大家找對象。”
張超峰說,自己30多歲才結婚,也曾在一些婚戀網站尋找女朋友,但整體感覺體驗不好。他認為:“在這個婚戀網站上面我感覺我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感覺別人可以隨便看我的資料把我給pass(淘汰)掉,但是我是普通會員,我看不到別人資料,我覺得不公平。”于是他立志要做個“公平的”婚戀交友網站。
為此張超峰投入很大,幾乎是他當時全部家當。“我總共花了三萬多塊錢,相當于我一年多的工資!”張超峰說,自己相信創業的理想,就是一顆種子,最重要的是你要把它埋進土里,做起來,炫出自己。
“我覺得他都沒想過準備的事兒,或者說他在花自己的血汗錢進行創業的準備過程。”蘇菂評價說,正是這股拼勁、這種動力,才構成了創業的基礎。
說到創新創業,中關村創業的第一代“旗手”、“聯想”創始人、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感到了壓力。他認為,移動互聯網到來的時候,所有的行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這波浪潮的沖擊,這個創業浪潮中,“跟不上就會被甩了。”
聯想在創新,小米在創新……在創新創業大潮中,壓力無處不在,機遇也無所不在。
林興陸算是互聯網創業中的傳奇人物了,他初一輟學、用26個英文字母學會編程,寫軟件、當網管,他是DoNews這個中國最大IT寫作社區的發起人……
在互聯網圈子里打拼20多年的林興陸有很多創業賺錢的機會,很多次有設計游戲的朋友找他一起創業,他認為賺錢很重要,但是要選對方向,這個方向林興陸的女兒“替”他做出了選擇。
人生角色的轉變往往會讓人多一個看世界的視角,初為人父的林興陸認為兒童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女兒兩歲的一天,我興致大發給她做了一些識字卡片,女兒玩得很高興,也高興地認識了一些漢字,看著女兒開心的笑臉,想到了父親的責任,一時間我覺得兒童教育是一個可以追尋的方向。”林興陸回憶起女兒的笑臉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方向。2011年,做兒童教育軟件的想法在林興陸的頭腦中發芽。
林興陸做了第一款產品“兒童動物世界”,一上線便很快有了三十多萬的下載量。用戶肯定下,2012年1月林興陸辭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