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衛組織稱隱瞞臨床試驗結果不道德
推動臨床試驗結果最終不會以關在抽屜里告終的運動近日有了一位全球層面的盟友。4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了一項倡議,提出讓每一項臨床醫學實驗結果在1年之內均可公開獲取。WHO表示,如果不這樣做,就不利于患者和研究對象,還會浪費時間和金錢,阻礙醫學發展。
“如果沒有公開臨床試驗結果,就會產生誤導性信息,從而使醫學研發和公共衛生干預的優先順序發生偏斜。”WHO助理總干事Marie-Paule Kieny在4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它會讓公共和私人機構為此付出間接代價,其中也包括患者在內,使他們的花費被用于次一級的療法,或是有害的療法。”
臨床試驗結果不公開發表的背后有諸多原因。有時,一些研究的資助者不希望引起公眾對不受歡迎的研究結果的注意;有時,一些研究人員很難在一些期刊上發表他們的發現,比如當發現一項治療方法沒有效用的時候;有時,科研人員很難抽出時間寫研究論文。但是隱瞞研究結果會產生“發表偏倚”,從而導致一些療法看起來比它們的實際效果更好或是更差,并會進一步把參與實驗的志愿者置于未來臨床試驗中可能出現的不必要風險中。
在此次聲明中,WHO表示,從現在開始,每一項臨床研究的主要發現都必須在數據收集完成后的12個月內遞交給同行評議期刊,并且使研究結果在24個月內在一本開放獲取期刊上發表——除非有特殊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做不到這些。“主要發現”聽起來似乎有些局限,但實際上,它包括從實驗設計、合格標準到研究結果、限制條件以及每項研究的具體解釋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WHO在被稱為CONSORT的聲明中,提示研究人員遞交的論文中所應包含的清單。此外,WHO還要求研究人員提供“關鍵成果”數據—— 一組限制性更強的數據,包括參與實驗的人數、關鍵結果以及不良反應等,以便使這些數據在研究完成的12個月內可由臨床試驗注冊中心,如臨床試驗管理部門獲取。(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