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門口的高科技
4月24日一大早,新疆科技館便已熱鬧非凡。手繪小故事,讓你知曉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氫鍵長啥樣,拍照看一看……穿梭在館內的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年輕人。他們對這些來自北京的高科技充滿了驚嘆和好奇。
這次高科技的展覽,也意味著“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4新疆站”活動的正式開啟。隨后,這些展品將在全疆“旅游”一圈,掀起一股科學熱潮。
這是中科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從2012年推出以來首次走進新疆。所有展品均為此次巡展專門定做,旨在向公眾展示中科院近年來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進展,讓其在家門口了解高科技。
科技館里,一輛彩色的腳踏車引起很多小觀眾的興趣。只見與腳踏車連接的平板上有綠、藍、紅3個不同顏色的按鈕。蹬在腳踏車上,新疆八中的四年級學生王詩語按次序把每個鍵試了一遍。“這個最累,那個稍微輕松點,這個騎得特別快。為什么呢?”
事實上,王詩語按的3個按鈕分別代表著電子在常態芯片、量子霍爾效應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3種情況下導體中電子運動的難易情況。
計算機經長時間使用會發熱很厲害,速度也會變慢,這是因為常態下芯片中的電子運動沒有特定軌道,它們相互碰撞從而發生能量損耗。早先發現的量子霍爾效應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可讓電子在各自跑道上有序運動,但它的產生需要非常強的磁場。
2013年,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中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引起國際物理學界的巨大反響。
“按了紅色按鈕后騎得特別快,就是因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場,即可實現電子的有序運動。”在講解員的詳細描述下,原本非常拗口的詞匯一下子變得很容易理解。
展館里,一臺類似抓寶游戲機的展品前也圍著很多人。這可不是一般的游戲機,而是在模仿航天員手動控制“神九”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往左一點,再往下點,再下點……”終于,對接成功。“真不容易,都冒汗了。”在爸爸的指導下,間接體驗了一把空中對接的小男孩興奮得滿臉通紅。
2013年6月13日,天宮一號與“神十”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制的安裝于“神十”上的TV攝像機和安裝在天宮一號上的靶標,組成手控交會對接的瞄準測量系統,成為航天員實施“太空穿針”絕技的“眼睛”。
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長董云社說,新疆地理位置偏僻,這里的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很難接觸到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在新疆做科普正需要像中科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這樣的形式。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長陳曦則表示,新疆對科技以及科普的需求非常強烈,巡展有助于增強當地對于中科院和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了解,也能推動當地更好地利用中科院創造出來的技術。
“科技成果要被老百姓了解使用,變成一種理念,才能真正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一直推崇這樣的理念。
2012年,巡展剛開始舉辦時,展品更多的是簡易畫板,巡展也僅在中科院內部的一些機構進行。而現在,產品設計進行了相當大的升級,尤其強調與觀眾的互動,巡展范圍也開始走向全國。
“中科院是全國人民的科學院,有責任將做出的創新成果向全社會傳播,提升生產力。除了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成果轉移轉化外,還應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科普。”周德進希望,以后的展品能增加到30件。(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