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都創新券助力“納米之星”創業大賽
近日,由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清華科技園等單位牽頭舉辦的北京國際“納米之星”新材料創業大賽系列創業集訓第一期——中小企業創新券、新三板策略講解,在清華科技園科技大廈“啟迪之星”孵化器舉行,來自“納米之星”新材料創業大賽企業組、團隊組的近百名參賽者到現場或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參加了創業培訓。
此次培訓邀請北京市科委條財處主管工程師毛振芹、北京方亞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秀芹等嘉賓講解首都科技創新券相關申請要求、申請流程、使用方法等并普及了新三板掛牌的知識與風險應對策略。
北京方亞律師事務所李秀芹從當前新三板掛牌的火熱現狀出發,給創業者講解了新三板上市給企業帶來融資的便利以及利于企業發展的機遇,并就新三板上市前和上市后企業面臨的信息發布、稅務等一系列問題以及應對策略進行了說明。
北京市科委條財處工作人員宣講了中小企業創新券的相關政策,指出首都中小企業創新券主要支持對象為科技型小微企業和優秀創業團隊,將著力解決目前北京科技型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的資金困難、科技資源不足等問題,企業和團隊可用創新券與北京地區的實驗室合作,抵扣開展測試檢測、合作研發、委托開發、研發設計、技術解決方案、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等科研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幫助小微企業與高端科技資源順利對接,緩解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和科技資源的難題。
據了解,2013年9月28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提出:“綜合運用無償資助、償還性資助、股權投資、貸款貼息、后補貼、創新券等多種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引導工程,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2014年4月14日,《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指出,本市將探索采用創新券制度,促進中小企業聯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攻關。
今年1月12日,為落實《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精神,進一步強化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盤活首都優勢科技資源,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聚焦科技創新活動,促進小微企業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產學研用合作,北京市決定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由北京市財政局牽頭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組織實施。
創新券主要用于鼓勵本市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充分利用北京地區開放實驗室的資源開展研發活動和科技創新,由政府發放。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向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購買科研活動時使用。收取創新券的單位持創新券到指定部門兌現。
創新券以事前立項、事后補助的方式進行支持。支持對象為小微企業和優秀創業團隊,對其與指定實驗室圍繞科技創新創業開展的測試檢測、合作研發、委托開發、研發設計、技術解決方案、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等科研活動給予資助。
創新券采用網絡認證的模式,僅作為企業在購買科技服務時的憑證,不直接對企業發放經費補貼。這一過程不僅緩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困境,而且也引導其使用社會科技資源的能力,同時也優化了科技資源參與企業創新的環境。
創新券采用網絡認證的模式,每年可多次申領,每張券限額5000元,需按規定使用,每次至少使用1張,最多可使用40張。
對于首次申請創新券的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可獲取并直接使用最高不超過5萬元(10張)的創新券,超出5萬元的部分參照非首次申請的創新券額度采取分段超額累退比例法核定。(鄭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