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委嚴懲學術不端
(記者彭科峰、李瑜)日前,記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第四屆七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15年,監督委員會共收到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異議期投訴舉報43份,涉及數理科學部、化學科學部、生命科學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信息科學部、醫學科學部的22位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被舉報人數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升,舉報內容大多涉及造假和一稿多投等科研不端行為。
監督委員會全體委員審議調查報告后決定,對2015年度1人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資格提出異議,對其余21人不提出異議。全體委員還審議了2015年近期日常舉報和高相似度申請項目調查報告22件,決定對其中涉及數據造假、論文買賣、論文重復發表、抄襲剽竊和信息虛假等20件科研不端行為案件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另外1件要求進一步開展調查,1件認定不存在科研不端行為。
在上述處理的案件中,撤銷19項已資助項目,取消24人申請資格1~7年,給予6人通報批評,20人內部通報批評,2人書面警告,3個依托單位內部通報批評,1個依托單位談話提醒。此外,對以往不端行為處理決定提出異議的3件復議案件,維持原處理決定。
在此前舉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5年度項目資助進展新聞發布會上,基金委監督委員會主任陳宜瑜曾指出,基金委對科研不端行為一直保持“零容忍”態度,對收到的每一起投訴舉報,都會認真分析并及時處理。近年來,基金委還加大了“主動出擊”的力度,通過“項目相似度檢查系統”,有效查處一批科研不端行為。
“目前社會誠信存在問題,也是滋生學術不端的土壤。此外,現行的科研管理制度與科學研究規律之間存在著不相符合之處,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人們去弄虛作假。”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向記者表示,科研的基本要求是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基金委此次處理結果值得稱贊,未來還應繼續加強對學術不端的懲治力度,讓更多的人不敢去觸碰這個底線。
中科院政策所副研究員冷民指出,歐洲很多學術機構特別重視“負責任的研發與創新”的概念,每個大學或科研機構都有專門的辦公室來處理這些事情,科研人員在申請項目和發表論文的時候,都要經過該辦公室的審核。國內目前在這方面還沒有形成體系,或許這種做法值得國內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