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歐科技合作開啟平等互惠新紀元
——訪歐洲委員會科研與創新總司長羅伯特-楊 ·史密茲
■本報見習記者 李晨陽
“隨著目前全球最大的科技創新計劃——歐盟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的推進,中歐之間的科技創新合作正式邁入一個平等互惠的新紀元。”歐洲委員會科研與創新總司的總司長羅伯特-楊 ·史密茲如此總結。
10月28日至30日,史密茲來京訪問,與中方共同主持中歐科技合作指導委員會和原子能研發指導委員會會議、訪問有關項目并出席“2015歐洲科研創新中國行”北京站的活動。
這是史密茲第一次到訪中國?!拔疫^去從未來過中國。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觀察、了解中國。”他說,“在這里,我看到了很多值得挖掘的潛力?!?/p>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史密茲介紹,開展“2015歐洲科研創新中國行”的契機是慶祝中歐建交40周年,目的則在于征集中歐雙方科研創新人員的一手合作經驗,促進中歐在科研創新領域的廣泛交流,進而為未來更多的科研領域合作打開局面。
史密茲認為,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的科研創新工作者,都面臨著人類社會的諸多重大問題,如老齡化社會、糧食問題、能源安全、重大傳染病、可持續城鎮化等。對中歐雙方而言,這既是共同的挑戰,也是合作的基礎。
“對中歐科技合作而言,現在是有史以來的最佳時機?!笔访芷澨岬?,在“地平線2020”計劃的框架下,中國與歐盟啟動了中歐科研與創新聯合資助機制。也就是說,在未來的中歐科研合作項目中,中國政府也會擔任出資方?!拌b于這項突破性的成就,我們此次的科研創新之旅就顯得更有意義?!?/p>
此行,史密茲特地走訪了中國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并深入了解了部分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工作。一路走來,中國的科研人員給史密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他們非常聰明、富有活力,愿意與世界分享他們的知識。”“我們清楚地看到,中國和歐洲的科學家都不喜歡閉門造車,他們渴望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合作、攻克難題。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優秀的人才集結在一起,就能開創一個雙贏的局面。”
史密茲強調,政府機構應當采取相應措施,積極化解跨國界合作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障礙。例如,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保護科研工作者的創新成果;為跨國互訪的科研人員提供簽證申請方面的便利;制定共同準則,打造開放環境等?!拔磥?,不管是歐洲科學家想要參與中國的項目,或是中國科學家希望申請歐洲的項目,我們都要保持一視同仁的開放態度?!?/p>
“顯然,中國已經在貿易、經濟等方面做到了國際化、全球化。但在科研管理領域,中國的國際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史密茲看來,這不僅僅包括科研單位之間的國際合作,也包括一些更加實質性的方面,如吸納更多的外來科學家、教授和學生到中國,“這一途徑或有助于加速中國科研單位的國際化進程”。
此外,史密茲非常重視發掘中小企業的創新力量?!笆聦嵶C明,中小企業已成為當今科技創新的一大主力。這可能是因為中小企業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不受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從而取得了很多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在未來的中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也將成為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