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3日電(記者陳海波)科技部3日召開科技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來自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協、國防科工局以及部分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科技界的代表們一致認為,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創新發展確立為“十三五”必須堅持的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全面深入部署,對科技創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科技界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榮。
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五中全會提出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明確了新時期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創新的制高點在科技,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中最重要、最關鍵、最核心的創新,也是最困難、最具挑戰的創新。按照全會明確的科技創新工作戰略重點,要加快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將實現戰略領域的重點突破作為“十三五”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要在重大創新領域加快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培育優秀創新人才,打造國家長期創新能力的基礎和支撐;要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大幅提升科技國際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認為,五中全會明確創新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具有統領意義,我們要加強全社會創新文化的建設。我國現階段原始創新成果不多,與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創新文化有關。我們要營造敢于質疑、敢于挑戰傳統和權威,追求卓越,有著多元文化交流的社會環境。此外,現有的科技體制也需要創新,人是創新的主體,科技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重在激發科技工作者的活力和積極性,由支持“物”轉化到支持“人”。
北京大學副校長柯楊認為,高校應在國家創新戰略中發揮作用。在傳統的基礎科研和探索上,高校應根據國家需求,承擔更多的技術攻關。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以利于更好地進行成果轉化。高校還要增加社會服務功能,服務國家戰略,并建立一流的專家庫。
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界要對“新形勢新目標”有深刻認識。經濟新常態下,增加有效供給必須立足于創新,大幅提高科技、人才等新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投入權重。面對新形勢,科技界責任更加重大,要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把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會議號召,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把創新發展理念根植于心,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引向深入,加快走出一條以人才強、科技強促進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