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1日電(記者劉詩瑤)記者從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歷時3年,已全面完成了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普查數據采集,并按標準時點全部統一核準,建成了國家級地理國情數據庫,數據總量達到770TB,相當于7億冊50萬字的圖書。目前,普查已進入統計分析階段,有望在今年形成成果并向社會發布。
通過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地理國情家底。一是查清了我國“山水林田湖”等地表自然資源要素基本情況,具體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湖泊、河流、水庫(坑塘)、荒漠和裸露地表、冰川和常年積雪等的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信息。二是查清了與人類活動相關的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地理單元等人文地理要素基本情況,掌握其類別、位置、范圍、長度、面積及空間分布情況。
2016年,普查重心已轉入統計分析和深化應用階段,主要工作包括:基于全國普查數據庫,開展國家級基本統計,形成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基本統計成果;積極推進成果在國土空間布局、農業現代化建設、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保護、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服務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應用。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1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