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廉潔高效、風清氣正的專業機構
當前,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進入關鍵時期,首批專業機構已經確定,40個重點專項指南先后發布,重點研發計劃全面啟動,專業機構陸續承接任務,即將開展評審立項工作。專業機構是我國科技計劃管理體系的重要支柱,是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的核心載體。建設高效、廉潔的專業機構,是事關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全局的關鍵點,抓住抓好這一點,就牽住了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牛鼻子”。
一、把專業機構建設作為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突破口
黨的十八大要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總體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計劃管理制度,以此帶動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縱深推進。按照中央要求,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動員科技界、產業界和社會各界,完成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系列重大部署中,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是撬動整個科技體制改革重要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轉變政府相關職能、依托專業機構管理項目。
專業機構管理科技計劃項目,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發展實踐的一個新舉措。近年來,圍繞促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壯大市場導向的創新力量,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持續向前推進,特別是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付諸實施。本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通過把項目管理工作轉交到專業機構,在制度設計上,解決了政府既管項目、又做監督,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責任主體分離不清的問題。按照改革要求,政府部門“退后一步、站高一位”,負責戰略規劃、技術預測、政策規劃、環境營造、監督評估等工作,具體的項目管理交由專業機構負責,從而實現了項目管理的監督、決策和管理主體分離。
對于項目管理從政府部門轉到專業機構,社會各界尤其是科技界有疑慮,擔心專業機構能不能接得住、管得好。這些疑慮和擔心,既體現了對專業機構的期待,也是對專業機構現實狀況的思考,不是空穴來風。過去幾年,在涉及公權力和國家資源配置方面,出了一些腐敗案件,科技管理系統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改由專業機構管理項目,能否比政府部門管的更好,抗拒腐蝕能力是否比政府部門更強,能否得到各部門、科技界和社會各界的肯定,答案并不是必然的。推動專業機構建設發展,需要專業機構積極探索,也需要政府部門支持指導,需要各方的通力配合、緊密協作。
二、將廉政建設作為專業機構建設的首要任務
衡量專業機構建設發展的成效,主要看專業機構比政府部門管理項目管的更好,同時不出現腐敗問題。項目管理的權力轉移到專業機構,腐敗的風險也隨之轉移。面對腐敗的病原體,專業機構沒有天然的免疫力。一旦出現腐敗問題,不止是對項目管理人員的一票否決,也是對專業機構的一票毀傷。這就要求專業機構把廉政建設擺在首位,防止“老虎轉移”,防止出現“二政府”,一定要把廉政這件事看住,要在起步階段就控制好廉政風險,增強抵御腐蝕的能力。
做好廉政風險防控,是開展項目管理的前提。衡量專業機構是否稱職,廉政風險防控是最重要的一條。如果做不好廉政風險防控,就無法把項目管好。在廉政風險防控方面,專業機構不能出事,更不能出大事。對于科技領域的腐敗問題,科技部將從項目管理的源頭抓起、從專業機構著手,真抓實管,嚴防嚴控。
如果不重視黨風廉政建設,不做好廉政風險防控,就不能作為專業機構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任務。
做好廉政風險防控,要找準廉政風險點。專業機構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內部管理制度、管理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這就要求專業機構更加注重扎緊制度、機制的籠子,讓項目管理的權力在籠子里運行;要認真查擺風險點,精準定位、安全繞過腐敗的暗礁。查找廉政風險點,首先要有宏觀的視野,要站在科技計劃管理體系的高度分析審視;其次,要界定專業機構的職能任務,明確專業機構的定位;最后,要潛下身來,沉下心來,逐條逐塊梳理分析出風險點。
做好廉政風險防控,要發揮監督檢查的作用。一方面,要做好內部的監督檢查。專業機構開展項目管理,要講是非,不講利害。如果只講利害,不論是非,出問題是必然的。防控好廉政風險,關鍵在人,首要的責任在領導干部。對于項目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廉政風險,即使是很小的苗頭,專業機構的管理人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也一定要敢作敢為、敢于擔當、敢于批評糾正。另一方面,要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檢查。專業機構要結合工作進展,在關鍵環節引入外部監督檢查力量,主動接受監督、審計、紀檢等方面的檢查檢驗。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當局者迷,才能夠提前預警、及早排除,才能夠避免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三、強化專業機構自身能力建設
相對于政府部門,專業機構要具有“專業”、“專門”、“專心”的特點。專業機構要充分發揮“三專”的優勢,既要管得不出事,更要管得有亮點。要通過組織開展項目管理,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貼合科技發展前沿,對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核心引領作用,為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撐。
要有過硬的專業管理能力。打鐵還要自身硬,專業機構的核心特點就是專業。在接手項目管理任務的過程中,專業機構要平穩承接過渡,保障研發工作的延續性,不能因為更換管理主體,導致研發工作受到影響。對于一些長期沒有突破的關鍵技術、瓶頸制約,專業機構要通過提升專業能力、做好精細管理,變不可能為可能,變夢想為現實,拿出過得硬、叫得響的成績。這就要求專業機構擁有高效精干的項目管理團隊,不斷提升科研領域專業知識,跟蹤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并增強協調政產學研用各方的組織能力。
要發揮專門管理項目的優勢。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前,政府部門既負責項目管理,又負責監督、評價,同時還負責其他行政事務,而且人員編制數量有限。這些客觀因素,都對政府部門做好項目管理形成了制約。本次改革后,專業機構把項目管理作為主要職能,專門從事項目管理工作,整個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配置都圍繞項目管理這一中心任務,項目管理人員的數量比政府部門有了大的增長。專業機構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合理配置管理資源,充分調動有生力量,真正把項目管住、管好。
要專心做好項目管理工作。專業機構掌握著項目管理這個公權力,就要切實做到對國家負責,對配置資源負責,對專業機構自身負責。在硬件條件齊備的情況下,能否做好項目管理工作,主觀方面的專心程度,是影響管理成效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在國家科技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研人員的論文、專利等科研成果數量有了顯著提升,但是質量上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要解決這一問題,很大程度上要看項目管理人員能不能專心較真、真抓實管、嚴格把關。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專業機構要動真碰硬,按立項要求嚴格管住。在項目驗收時,要嚴把驗收關,不能搞“全部過關”、“皆大歡喜”。只有專心抓好項目管理,杜絕各種因素干擾,讓研發成果真正能用,讓研發投入真正見效,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才能真正做到對項目任務目標負責。
四、切實加強專業機構建設及廉政風險防控
專業機構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通過實踐不斷檢驗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發達國家依托專業機構管理項目,已經實踐了幾十年。但是,國外運行比較成熟的管理制度,是否能夠在國內的實踐中借鑒,也要結合我國的文化背景和當前的社會現實。當前,專業機構開展改建,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這在建設的初期都是正常的。要敢想、敢干,樹立兩個意識、實現一個轉向、強化一個追究,把專業機構建設和廉政風險防控落到實處。
要從根本上樹立責任意識。首批7家專業機構,都是由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改建而來。過去,這些單位站在政府部門的身后,為政府科技計劃管理提供支撐性、輔助性工作,項目管理的責任主體是政府部門。現在,項目管理工作交由專業機構負責,項目管理的責任主體也轉為了專業機構。這就要求專業機構必須樹立責任意識、明確職責定位,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真正挑起項目管理的重擔。
要確立以科研人員為核心的意識。科研人員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科研創新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專業機構開展項目管理工作,就要緊密圍繞科研人員,強化能力、放下身段、做好服務,要聚焦項目組織實施鏈條,圍繞政策、規劃、項目、成果等各方面建立服務體系。專業機構作為管理方,在面向科研人員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親”、“清”兩個字。“親”,就是接觸交往要坦蕩真誠,要幫助科研人員解決實際困難;同時,也要做到“清”,就是要清白純潔,嚴格行為規范,不搞權錢交易,不得以權謀私。
要實現“研發管理”到“創新服務”的轉向。這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在制度設計上,就是因為政府既管項目、又做監督,責任主體分離不清,所以才將項目管理工作轉交到專業機構。如果專業機構沒有實現職能定位的轉向,成為“二政府”,就背離了改革的初衷。這就要求專業機構在項目管理中,要秉持服務觀念、簡化管理流程,要把該放的放到位,把該管的管起來。
要強化問責和責任追究。一是監督執紀多措并舉。綜合運用約談、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和紀律處理等多種方式,對項目管理中的違紀違規問題早發現、早處置,防止小問題演變為大問題。二是嚴肅查處違規違紀案件。重點查處在科研項目評審、項目過程管理、專家選用中發生的違規違紀案件,以及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的案件。三是開展“一案雙查”。對于抓廉政風險防控不敢擔當造成嚴重后果,出現嚴重腐敗案件的專業機構,要倒查追究領導責任。要結合監督評估和黨風廉政情況,對專業機構目錄清單和項目管理任務量進行動態調整。
當前,專業機構正處于“邊管理”、“邊改建”、“邊探索”、“邊檢驗”、“邊總結”的任務疊加期。開展專業機構建設,首要的、關鍵的責任主體是專業機構自身。同時,政府部門將與專業機構一起探索、一起努力、一起把關,為專業機構建設提供支撐保障。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強的決心、更強的信念、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擔當,扎實推動廉潔高效、風清氣正的專業機構建設,為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我們國家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根據王志剛書記在專業機構建設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