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中央社”25日報道,歐洲外科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一種由心智控制的仿生手,重建手部功能近似移植真手,且沒有排斥風險。
據報道,3名因車禍或登山意外致使臂神經叢損傷的奧地利男子,接受了這項史無前例的“仿生重建”技術。
據悉,臂神經叢指的是從脊椎到上臂的神經網絡。臂神經叢損傷就像“內部截肢”,手部接收神經訊號的功能無法恢復。
報道稱,這3名患者是在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間,經手術裝上仿生手。
研究稱,3名男子自意外發生后,首度能執行各種日常生活技能,比如撿球、用水壺倒水、使用鑰匙、拿刀切食物、或是用兩手解開扣子。
報道指出,這種仿生手臂直接連結患者神經-這種非常新的技術,迄今全球只有少數案例。假以時日并且經過訓練,患者可以靠心智控制這只連結神經的仿生手。
和同事共同研發了這項技術的維也納醫學大學博士亞斯曼說:“這是我們首度仿生重建手部,如果我5或7年前看到這類病患,我只能聳聳肩說‘我幫不上什么忙’。”
亞斯曼表示,有些患者或許可以是手部移植候選人,但移植可能會產生并發癥,余生都得服用抗排斥藥物。
30歲的馬林柯維奇在10多年前的機車事故失去右手,這只仿生手讓他能夠握著類似三明治或水瓶等物品,不過更重要的是,他能和3名子女一起玩耍。他說:“我可以丟東西,但要接住球比較困難,因為右手還是無法(和左手)一樣快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