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日電 據外媒1日報道,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稱,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是原油價格持續九個月跌勢的主要原因,現在產量增長勢頭接近放緩,這將促使去年6月以來下跌59%的油價出現走勢逆轉。
美國原油產量放緩跡象最早可能在4月份出現。為美國政府收集和分析能源數據的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EIA) 3月份預計,三個頁巖油生產區4月份的產量可能出現環比下降。
盡管美國七個頁巖油主產區的總產量預計4月份將增加,但EIA預計環比增幅將是2011年1月以來最低。如果確實如此,將意味著在美國鉆井平臺數量穩步下降之后,石油生產也跟著放緩。自年初以來,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數量減少了40%以上。
但對油價觸底有足夠信心的投資者還是極少數。4月份全球原油需求可能不高,因為從中東到亞洲的煉油廠的一些設施停工,進行季節性維修,可能會迫使已經接近滿負荷的原油庫存進一步增加。備受關注的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儲油中心的儲油量已經接近最大負荷。庫欣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貨的交割地;EIA稱,截至3月20日,庫欣儲油設施的儲油量已經達到最高限度的80%。
EIA稱,美國原油庫存處于80年來的最高水平。若庫存繼續上升,可能引發新一輪油價下跌,買家數量可能因儲油空間受限而減少。
隨著季節性設備維護的完成,美國煉廠第二季度的原油加工量料將上升,而夏日駕車高峰季到來也可能限制庫存增幅。據EIA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美國煉廠原油加工量約為每日1550萬桶,五年來的歷史同期平均水平為每日1450萬桶。
但全球原油需求可能無法反彈,因美國以外一些煉廠的設備維護季會持續到春季較晚時候。倫敦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預計,全球煉廠第二季度原油加工量為每日7680萬桶,低于第一季度的每日771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