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澳洲網7日報道,像大多數男孩一樣,10歲的華裔男孩邁克爾也喜歡玩澳式足球,不過他還有一項出眾的個人才能,他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來解說澳式足球聯賽,而這一才能將使他成為一名初露頭角的體育解說員。
挑戰普通話解說 華裔男童挺進前8強
邁克爾出生于中國,是一名4年級小學生。他在南澳阿德萊德港足球俱樂部于今年舉行的普通話足球解說員挑戰賽脫穎而出,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階段。
據悉,包括邁克爾在內,共有8名選手進入最終決賽,他們中的優勝者有望于明年擔當澳大利亞足球比賽的普通話評論員。
此次普通話足球解說挑戰賽是阿德萊德港足球俱樂部進軍中國市場舉措的一部分,該俱樂部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吸引更多球迷與贊助商,同時與中國同行建立更為緊密的關系。
釋疑足球賽術語 孔子學院編雙語詞典
不過,作為一項獨特的體育運動,有關澳式足球比賽的一些專業詞匯很難翻譯成中文。因而,坐落于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孔子學院現計劃編制一本有關澳式足球的英漢雙語詞典,幫助足球解說員以及中國游客或留學生了解澳洲足球聯賽(FLA),并積極參與進來。
對此,孔子學院院長達夫表示,一般情況下,在諸如足球類的國際賽事的解說中都有一些通用術語,但有些術語僅在澳式足球比賽中才用到,如“hit the post”(擊中門柱)、“left flank” (左翼進攻)或“chest mark”(胸部接球)等,一些澳式足球專用術語可能很難用普通話準確翻譯出來。
業內前輩來支招 專業性與娛樂性要兼顧
其實,邁克爾也承認確實有一些足球比賽術語讓他感到頭疼,不知該如何用普通話來表達,但他反應很快,能用意思最接近的詞匯換一種方式將這些術語清晰地描述出來。
邁克爾說,為了更準確地用普通話來解說比賽,“你需要經常使用描述性的詞匯或形容詞。”
值得一提的是,阿德萊德知名體育欄目FIVEaa的解說員、超級聯賽球員吉內瓦(Tim Ginever)近日還專門向邁克爾傳授了一些解說技巧。他說,“你需要記住兩件事,一是信息量要大,二是要有娛樂性。”此外,他還表示,“你的解說要有自己的特色,學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描述同一件事,然后,你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