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飽受戰火摧殘的敘利亞民眾告訴俄羅斯媒體,他們已經忘記和平是什么樣子。他們中的一些人希望,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能幫助制止殺戮。
今日俄羅斯14日報道,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民眾告訴兩名俄羅斯記者,他們歡迎俄方從9月30日在敘發起的反恐行動。
這兩名為“瓦爾拉莫夫”博客供稿的記者在報道中寫道,“在大馬士革(人民)會記住這一天。當地民眾觀看電視,跟蹤有關俄反恐行動的新聞,歡欣雀躍。在和平時期只有足球比賽有這么大的關注度。”
報道說,老城區仍時不時遭到炮擊,不過幸運的是,大馬士革境內的歷史遺址并未受到嚴重損毀。13日,俄羅斯駐敘利亞大使館遭迫擊炮襲擊。 當時大批敘民眾正聚集在使館門前舉行集會,支持俄方參與打擊敘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IS)。
在這個被稱為“活著的最古老城市”中生活的人們已經適應了戰火的煎熬。一個叫奧馬爾的醫科學生說:“面對和平,我們可能會覺得震驚。因為我們都忘了它的樣子。”
混亂和沖突始于2011的春天,敘利亞反對派要求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一位居民說,“四年前,敘利亞社會分成了兩個陣營——支持總統和反對他的人。”最初對立的雙方很難找到共識。而現在,盡管政見不同,他們已經接受了不同的觀點。“我們都待在敘利亞,一起經歷我們國家歷史上最難走的一道坎。”
一個敘利亞婦女在采訪中說,“‘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制定了殺害基督徒和阿拉維派的家庭名單,我的家人恰好就在這份名單上。”
世界各國穆斯林學者和宗教人士對“伊斯蘭國”武裝的做法展開抨擊,批其行為與伊斯蘭教義毫無關系。“對我們來說,他們全是恐怖分子。”在大馬士革生活的一名牙醫說。
盡管硝煙彌漫,生活仍在繼續。在大馬士革許多咖啡館里,記者看到穿短裙的女人坐在咖啡館里與戴頭巾的朋友閑聊。
在老城區,一家人在美麗的倭馬亞清真寺打發時間。清真寺的中心被認為是宗教寬容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