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外媒16日報道,英國科研人員在《公共衛生前沿》雜志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書裝置自動“睡眠模式”,確保用戶的睡眠不會被打擾。
倫敦艾芙里娜兒童醫院的格林格拉斯教授最近與一組科研人員就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發出的光線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新的電子設備一個比一個大,熒幕一個比一個亮,不但對比度較高,同時也釋放更多的藍光。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格林格拉斯說,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晚間,人的身體會開始制造睡眠激素即褪黑激素,這會讓人產生睡意。可是某些波長的光線,尤其是那些綠藍色光線,可能會搗亂人體系統。
格林格拉斯說,藍光會導致人的生物鐘被延遲,致使人們晚上較遲睡覺,因此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書的自動“睡眠模式”應該有過濾藍光的功能。
“電子設備的屏幕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用戶在白天使用起來會感覺很方便,但晚上使用這些電子設備卻可能會搞壞身體。多項數據顯示,若晚上睡覺前使用這些設備,可能會到一個多小時后才睡得著。”
他指出,目前已有一些手機應用軟件具有減少藍綠光線功能。若是有一個睡眠模式,就可以自動過濾藍光。
他認為,“制造商應該更有責任心”,但最好的方法是讓睡眠模式“自動化”。
“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都是好玩的設備,但我們必須得到保護,減少這些設備在晚間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影響。”
他表示:“人們不能說:我們不能做什么,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