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韓媒報道,當地時間18日,世界信用評級公司穆迪給評選韓國為最高國家信用評級(Aa2),但專家們的反應非常平靜。這是因為現在隨著美國加息,國際金融市場很有可能動搖,這種大局下國家信用評級上升的確值得高興,但評級并不能保障韓國的未來。有人指出,擔心信用評級上升會掩蓋所面臨的危機,引發錯覺。
據報道,如果國家信用評級上升,就能給海外投資者韓國是安全的印象。用低息也可以籌措外資。穆迪給出的Aa2(AA)評級是韓國從未獲得過的信用評級。該評級在21個國家信用評級中位于第三位。
迄今為止,在穆迪、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簡稱“S&P”)和惠譽國際(fitch)三大信用評級公司全都獲得比韓國更高評級的國家僅有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英國和中國香港七個國家和地區。
信用評級是對能否準時還債進行評價的基本指標。韓國的外匯儲備額以上個月月末為基準達到3684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連續44個月保持經常收支順差。韓國政府認為今年經常收支順差將會達到1120億美元。
12月20日,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崔炅煥在政府首爾辦公室突然召開臨時記者招待會,說明稱“此次上調國家信用評級,韓國獲得的評價不同于新興國家。這將會減少對外國資本可能流失的憂慮”。
但還有很多人指出,不能安于信用評級上調的現狀。穆迪指出,如果現在正在推進的結構改革倒退,或長期增長預期惡化,或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國家財政惡化,那么信用評級將會受到負面影響。
報道指出,韓國今年實現勞資政大妥協,但勞動相關法未能通過國會。韓國政府的目標是明年以內需為中心實現3.1%的增長率,但主要研究機構則預測明年增長率為2.5%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家庭負債卻在持續增加,企業業績也正在惡化。
韓國建國大國特聘教授吳定根指出:“韓國逐漸上升的信用評級和陷入低增長的經濟狀況存在著鮮明的對比”。KDB大宇證券投資戰略組長金學均(音)斬釘截鐵地說,“信用評價公司對過去進行評價,股票投資者對未來進行評價。并不是說對過去的評價逐漸好轉,對未來的預期也會好轉”。
延世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金正湜建議稱,“短期來看,信用評級上升顯然是積極的,但如果只沉醉于信用評級上升而未能進行必要的改革,將可能面臨更大的危機。要通過持續的結構增加擴充增長潛力,通過企業結構調整清理潛在的經營不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