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據外媒報道,法國科學家稱,他們已證實寨卡病毒與名為“格林-巴利綜合征”的罕見神經系統疾病存在關聯,這暗示遭遇寨卡病毒的國家里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將增加。
報道稱,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其周圍神經的罕見病癥,通常在感染某種病毒、細菌或者寄生蟲之后數天出現。
在對2013至2014年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寨卡爆發數據進行回溯研究中,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新發傳染病流行病學負責人阿爾諾·豐塔內率領的研究團隊估計,每一萬名寨卡感染者中估計有2.4人可能患上格林-巴利綜合征。
“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因為這可幫助確認寨卡病毒感染在引發嚴重神經系統并發癥中的角色,這種并發癥構成了格林-巴利綜合征,”豐塔內表示。
“在受寨卡病毒流行影響的地區,患有嚴重神經并發癥的患者數量可能大幅增多,且如有可能,這些地區應該提升醫療設施的接納能力以接收需要特別護理的患者。”
報道指出,豐塔內的團隊分析了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爆發寨卡期間患上格林-巴利綜合征的42名患者的數據后發現,這些患者均有感染過寨卡的跡象。
測試亦顯示,這些患者中有93%在患上格林-巴利綜合征之前的三個月內感染過寨卡。
惠康基金會全球衛生慈善機構負責人、傳染病專家杰里米·法勒稱,上述發表在《柳葉刀》醫學期刊的研究“為寨卡與格林-巴利綜合征之間存在因果聯系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
“巴西和其他南美國家的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增多似乎表明當前的寨卡爆發可能出現類似情形,但這種關聯尚未獲得最終證明,”他在通過電郵發出的聲明中表示。
據世界衛生組織,即使在最好的衛生保健環境中,也會有3%至5%的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死于并發癥,包括控制呼吸的肌肉癱瘓、血液感染、肺血栓或心臟驟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