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0日電 為何美國對推動烏克蘭危機和平解決沒有興趣?針對這一問題,“今日俄羅斯”9日發布了俄羅斯外交政策學者、瓦爾代俱樂部項目總監蘇申措夫(Andrey Sushentsov)的分析文章。
蘇申措夫指出,許多國際專家認為,美國在支持烏克蘭危機的大型聯盟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容忽視的是,危機的持續符合美國的軍事和政治利益。蘇申措夫認為,從以下八個原因可以看出,美國有意延長這場沖突。
資料圖:烏克蘭基輔鮑里斯皮爾機場,工人們正在卸下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物資。一是烏克蘭危機的延續,意味著俄羅斯力量的相對弱化,當前,俄羅斯被迫調配大量資源來消除在烏克蘭面臨的軍事威脅,同時也要確保在冷戰后歐洲安全架構中獲得平等地位的政治目標。
二是破壞俄歐能源合作符合美國既得利益。“北溪”管道遭到破壞,讓美國的這項長期戰略達到頂點。美國希望將歐洲的能源消費從俄羅斯轉移出去,這也讓歐洲工業面臨更加困難的環境。這樣一來,美國商品面臨的競爭就會減少,自身地位得到加強。
三是美國希望消除歐盟國家產生的任何謀求戰略自主的沖動。烏克蘭危機為此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四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烏克蘭失敗。因為過去一年,美國在烏克蘭投入了大量財政、政治和象征性資本。
五是美國沒有放棄它所說的意識形態要務,即捍衛所謂“自由”。美國認為烏克蘭的國內局勢體現了這一意識形態要務。
六是鼓勵西歐重新軍事化,因為美國意識到,僅靠美國軍隊是不可能進行長期軍事競爭。
七是美國希望打擊俄羅斯、伊朗等對手,鞏固歐洲盟友關系。同時,美國試圖建立愿意生產和銷售昂貴高科技武器的聯盟。
八是美國在烏克蘭的目標還是為了推進自身的再工業化。軍事工業復合體的擴張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目標。冷戰之后,美國重新定位轉向生產數量有限的高科技武器,而現代常規戰爭需要大規模生產普通火炮、坦克和飛機,它們價格相對便宜,但需要更大規模的生產活動。
蘇申措夫在文章最后指出,這些原因都使得美國在短期內對尋求和平解決沖突不感興趣。美國人相信“時間站在他們這一邊”,上述8個目標將會實現。這也使得美國的戰略變得靈活,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的首要任務是遏制俄羅斯,而不是確保烏克蘭未來的安全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