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打破“鐵飯碗”告別終身制、養老金并軌政策邁出關鍵一步,7月的第一個工作日,正式實施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成為最熱的話題。因為涉及全國事業編制3153萬人將開始參加社保,并將由終身制轉為“合同關系”。
人數逾三千萬人將參加社保
昨日是《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倒計時最后一天,有消息披露,根據國務院法制辦、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于5月15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按照《條例》的要求,有分析預計,隨著新規于7月1日開始實施,逾三千萬的事業編制人員將開始參加社會保險。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條例》只作出原則規定,要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社會保險”。
變革“鐵飯碗”轉為一紙“合同”
據了解,《條例》今天起正式實施后,最大的轉變就是把事業單位與職工確定為了“合同關系”,下狠招打破了終身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也就是說,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鐵飯碗”被打碎了。
《條例》規定,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事業單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或者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天書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條例》同時規定,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外,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陜西違規用人進人行為堅決查處
記者昨日了解到,針對《條例》的正式實施,我省未雨綢繆,近日專門召開會議學習貫徹《條例》,要求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據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現有事業單位3.4萬個,工作人員96萬人。省人社廳要求,各地、各部門要以《條例》為依據,對所屬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聘用制度、公開招聘制度等重點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和研判,查找問題及原因,自覺糾錯、糾偏,堅決查處違規用人進人行為,維護人事紀律的嚴肅性。特別是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要嚴格按照公開招聘規定,規范程序,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平穩有序,贏得社會普遍認可。本報記者張維
西安晚報:事業單位人員打破鐵飯碗 連續曠工15天可解聘
在很多人眼里,在事業單位工作就是捧上了“鐵飯碗”,今天起正式實施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將事業單位與職工確定為“合同關系”,打破終身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
連續曠工15天可解聘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或1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可解除聘用合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或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可解除聘用合同。
《條例》還規定,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條例》要求事業單位員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此舉意味著要求事業單位養老“并軌”。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對混日子的人是個警醒
《條例》將事業單位與職工確定為“合同關系”,打破終身制。對此,劉先生說,他所在的高校人員構成有幾種,一種是有事業編制的,一種是簽訂聘用合同的,雖然叫法上不同,但實際待遇上沒有區別。學校每年都會進行考核排名,但基本上沒有因為考核末位而被淘汰的,除非違法違紀等重大錯誤。他認為,如果能切實做到《條例》中所規定的,那就真正意義上打破了“鐵飯碗”的概念,對很多不認真干工作,想靠著事業單位的穩定混日子的人是個警醒,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能激勵勤奮肯干的人,讓他們“有為就有位”。
我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全覆蓋
省人社廳相關人員介紹,6月底,我省專門召開了學習貫徹《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電視電話會,要求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著重強調要進一步規范公開招聘工作,嚴禁違規進人行為。
據了解,我省現有事業單位3.4萬個,工作人員96萬人。近年來,我省事業單位聘用制度推行面逐年擴大,公開招聘制度已實現“全覆蓋”,崗位管理制度整體入軌,初步實現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記者郭欣 實習生張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