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重申嚴禁公款購送月餅
加強中秋前后預防和懲治腐敗
昨日在廉潔廣州建設定期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到,最近中紀委提到嚴禁公款送月餅,并且將會在網站進行曝光,廣州紀委對中秋節送節禮有何反腐措施?對此,梅河清回應,市紀委會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紀委提出的禁止公款送月餅的要求,加強中秋前后的預防和懲治腐敗工作。
梅河清表示,將采取幾項措施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煞住節日期間收送禮品禮金的不正之風,作為整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加強檢查,暢通群眾舉報的方式,加大明察暗訪的力度,對發現的問題,發現的公款購買月餅送禮這些類似的現象,在廣州市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機關作風曝光臺進行曝光,同時每月20日下午3時的定時發布會,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嚴格的執紀問責。同時,嚴肅查處案件,對公款送禮的行為,堅持紀律處分、組織處理和經濟處罰并舉,加大處理和曝光的力度。
梅河清說,馬上中秋節就到了,從以往查辦違法違紀的案件來看,現在查辦的領導干部行賄受賄的時間,80%集中在傳統節日期間。我們常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年節已經成為考驗黨員干部是否廉潔的試金石。我們要按照中央和省紀委的要求,一個節點、一個節點來抓。
“過年過節人情往來跟我們傳統的民俗習慣、人情社會是相關的,從反腐敗的查辦情況來看,人情社會是滋生腐敗的溫床,人情往來的民俗習慣已經異化為一些人斂財的重要手段。我們這種人情文化有什么特征?這種人情文化生長于我們國家宗法制度和悠久歷史、人情的深厚土壤中,親情重于禮法,是人情世故的基本特征,以情謀私是人情社會的功利特征,血緣、鄉緣、學緣、業緣這四個圈子,是人情大行其道的基本依托。人情開道,發生一些旁門左道,這是人情往來的方式,這種人情往來的風俗習慣,使一些干部混淆了禮與賄,情與法的界限,這種風俗習慣,或是這種人情文化,是嚴重侵蝕干部的廉潔性。這是一個文化現象,也是中國的反腐倡廉工作比西方國家更加艱難的原因之一。我們要大力倡導、大力開展廉潔文化建設,反腐敗是否取得勝利,是廉潔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較量。查處中秋、過年的公款送禮問題要常抓不懈,防微杜漸,打破一些干部存在的僥幸心理,使廉潔自律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梅河清最后以這番話結束了昨日的新聞發布會。 (記者林洪浩 通訊員穗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