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前率先公布2014年我市CPI和PPI數據后,昨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連續發表5篇專題分析,對這兩個數據背后的信息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解讀。結果顯示,去年我市CPI漲幅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末位,36個大中城市的35位。而PPI雖然跌勢趨緩,但止跌需要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減少傳統高耗能產業對經濟的影響,提高高科技新興產業對經濟的貢獻。
成都CPI漲幅居大中城市低位
數據顯示,2014年度成都居民消費價格累計指數為101.3,比全國(102.0)低0.7個百分點。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指數按從高到低順序排位中,成都居第15位;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指數按從高到低順序排位中,居第35位。
從細分指標看,2014年度鮮菜類價格累計指數為101.3,成都比全國(98.5)高2.8個百分點。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鮮菜類價格累計指數按從高到低順序排位中,居第4位;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鮮菜類價格累計指數按從高到低順序排位中,居第12位。
2014年成都市各級政府積極落實中央、省、市強農惠農政策,涉農部門加強糧食生產管理,有效保持了糧食生產的基本穩定。新都、金堂、雙流等成都市九個產糧大縣全年糧食總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比重達86%左右,其去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88.6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208.44萬噸,全年糧食平均畝產426.54公斤,同比增長2.19%。
成都高耗能行業大幅拉低PPI
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監測結果,2014年,成都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累計為99.3,下降0.7個百分點。通過影響因素分析,六大高耗能行業指數共同影響PPI總指數下降0.69個百分點,對總指數影響率高達98.6%。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價格指數呈現“四降兩漲”趨勢。其中,下降的行業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上漲的行業是: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由此說明,PPI止跌需要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減少傳統高耗能產業對經濟的影響,提高高科技新興產業對經濟的貢獻。
記者 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