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民之健康和生命安全所系。海南從2013年實施食品藥品監管改革以來,大膽探索,采取了不少在全國都稱得上率先而行的改革舉措,使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迅速向好,在過去一年中四次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肯定。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改革,希望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守護食品藥品市場一片凈土。
行政審批事項從164項減少到89項、審批環節由7個減至3個、推行“法人承諾制”、“多合一”審批新模式……結合我省食品藥品監管現狀,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了系列改革措施,行政審批成功“瘦身”便是其一。
今天下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馮鳴向記者介紹了推行審批改革的兩大目的:一是方便企業和群眾;二是將更多精力和時間用于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2014年以來,我省在食品藥品監管領域進行了兩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簡政放權
審批“瘦身”
2014年上半年,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把減少審批事項、實施流程再造、全面推行網上審批作為抓手,進一步精簡審批項目,提高審批效能,縮短審批時限。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行政審批辦主任黃彬舉例:“過去辦理‘根據國家相關文件修改藥品標準或(和)藥品通用名稱’項目需30個工作日,現在承諾15個工作日,實際平均辦結只需2—3個工作日。”
去年,省食藥監局將剛接收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下放到各市縣局,市縣把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窗口下移,實行“基層受理、機關核批”新機制,由各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接收鄉鎮經營戶書面材料后報市縣食藥監局審批,村民不出鄉鎮即可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服務許可證。
該局去年第一季度行政審批平均辦結時間為10.67天;改革后,第二季度平均辦結時間為6.71天,提速37%。
創新模式
推行“法人承諾制”
行政審批事項一再“瘦身”,但由于法律法規和上級行政規章對藥品審批有著嚴格的規定,食品藥品監管的行政審批項目仍然較多。如何突圍?該局決定另辟蹊徑,突破常規簡單削減的做法,在食品藥品監管領域進行更深層次、技術性和專業性更強的行政審批重組。
第二輪行政審批改革根據法定依據、法定要求,堅持便捷、合法、規范的原則,推行“法人承諾制”審批模式。這個全新的審批模式,大大縮短了審批流程和時間,使原來10-20個工作日的辦件縮短為當天辦結。
“多合一”改革
審批不再反復“跨欄”
在第二輪食品藥品行政審批改革中,我省還推出了“多方檢查合一”、“多環節合一”、“多證合一”等措施,審批不用再反復“跨欄”。
“多方檢查合一”,使審批時限由“70個工作日”減為“20個工作日”,企業原來至少需要跑四趟減少為只需跑一趟。
“多環節合一”,企業可直接申請開辦驗收,讓企業享受一次性集中申請,審批部門將多個審批環節合而為一,實行全程同步審批。
“多證合一”,是為了解決經營不同產品的零售企業一店辦多證的問題。這項改革去年12月份起在海口和三亞試點,今年元旦起在全省統一實施。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賀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