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哈明江代表。
連續12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鎖定“三農”。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圍繞現代農業、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農村改革、農村法治五個部分展開。其中明確指出,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產,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擴大整省推進試點范圍,總體上要確地到戶,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范圍。
作為一直以來備受市場關注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無疑成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改革過程中確保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結合基層實際情況,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獻縣淮鎮中街村黨支部書記哈明江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農村土地確權流轉之前,應該先調整現有的土地承包制度,重新對土地進行分配,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確權工作,這樣才能讓廣大農民真正共享到公平合理的改革紅利。
“農民最關心的還是土地問題,這是農民的根。現在農村存在的問題主要就是土地問題,土地問題引發的矛盾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給一些家庭帶來很大的不和諧。這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尤其是會影響到下一步農村土地改革深化。”哈明江對記者介紹,現行農村土地承包分配制度已經執行了30多年,這么多年以來,絕大部分的村沒有進行調整,現在沒有分到土地的人,已經占農業總人口的45%,基本沒有任何變動,但是農村人口的變動是相當大的。“以我所在的村為例,自從1982年分完土地之后,就一直延續至今,村里32歲以下的年輕人因為出生時沒有趕上分地,現在手里就都沒地,現在這批孩子也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但他們的孩子還是沒有地可分。”哈明江說。
哈明江掰著手指頭開始跟記者算了起來。比如,當初分了地的夫妻兩人,婚后一般平均都有兩個兒子,再娶兩個兒媳婦,再平均生兩個孩子,這就是10口人,但這10口人,只有爺爺奶奶兩個人有地。這樣一來,再受一些舊俗的影響以及個人原因,由于分配不均,很容易引發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當年分地時有些農民家里的人口很多,尤其是有很多女兒的,當時也都按照政策分了地,之后由于遠嫁或者其他原因,人如今已經不在村里了,這就出現了土地沒有人種的情況,但是統一流轉之后,這部分人肯定還會享受到很多權益。這也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
“前幾年經濟形勢還算可以的時候,這些沒有地的農民通過外出打工,收入還是不錯的。但現在經濟形勢不太好,打工越來越難,很多人又重新回到了村里,他們對土地的渴望度也越來越高。但是沒有地,怎么辦?現在很多地方就出現了家庭中的兒女都爭老人那點地的矛盾,這種情況非常嚴重。”身為人大代表的哈明江憂心忡忡。
沒地的人想種地卻沒有,有地的人沒有能力種。很多農民為此不斷找到村干部反映問題,矛盾也愈發激化,但是村干部也束手無策。“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再過20年,我國農業人口接近80%的人無地可種。也就是說,土地掌握在20%的老年人手中,他們既不能種地,也沒法分配,這樣會給他的家庭帶來很大的矛盾。所以,這次我來開會之前,好幾個村支部書記都跟我反復叮囑,到北京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反映出來。”哈明江說。
其實,對于土地承包問題,哈明江一直在不斷提出建議。“但是農業部的答復我不滿意。”哈明江告訴記者,當時給他的回復中,農業部相關部門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對于沒有地的這些人,首先用預留土地給予補充,如果沒有預留地可分,那就用辦企業等方式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如果就業也解決不了,那就通過吃低保來予以救濟。
“但問題是,現實中有一些村根本不存在預留土地,自己辦企業解決就業對有些村來說也是沒有能力辦到的。至于吃低保,更加不現實。因為無地可種的年輕人根本不符合民政部吃低保的要求。尤其是2013年還集中清理了一次低保,條件更加嚴苛,必須要達到條件才能享受。讓沒有地的40%人去吃低保,顯然是不可能。”哈明江說。
哈明江之所以現在如此心急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現在土地確權工作馬上要全面展開,農村改革進入了深層次的另一個階段。確權跟分配還不一樣,不管是搞大規模的土地流轉,還是搞集體耕作,確權都是好事。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俗話說百人百味,有村民的想法與其他人不一致,他就是不想參與土地流轉,現在實際當中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苗頭,一些手里有地的村民明確表示不想參與流轉,哪怕地就放在那里不動。對這種土地進行確權,對土地流轉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針對土地確權和土地流轉,去年哈明江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與了調研活動,去了幾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的試點村。“由于確權之后將會影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生存發展,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可以說,現在國家對這方面工作的投入是相當大的,一畝地的確權費用,多的高達130多元,低的也有80多元。所以,不能讓這部分投入看不到實效,一定要把確權工作做好,真正為土地流轉打下好的基礎。但是確權之前,如果不進行土地的重新分配,那么現在農村中無地農民的權益就沒法保障,生存就會成問題,進而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現在我們有8億多的農民,如果現行的土地分配政策不作調整,那么再過20年,將有80%的農民沒有土地。”哈明江說。
為了解決目前這一突出矛盾,哈明江建議,按照農村現有的合法人口,即符合國家計生政策的合法人口,不包括超生等的人口,都可以重新參與土地的分配,除此之外都不享有這個資格。在此基礎之上,把土地按照人口數進行平均分配。 □記者 朱寧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