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常住人口2151.6萬人 城鎮人均住房31.54平方米
常住人口密度增22人/km2
今天上午,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了《北京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本市常住人口215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8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11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年末全市機動車擁有量559.1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5.4萬輛,私人轎車增加5.5萬輛。
人口 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22人
公報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本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步放緩。其中常住人口增量從2011年的56.7萬人降至2014年的36.8萬人,增速從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均達到“十二五”以來最低水平。
常住人口變化
增量:從2011年的56.7萬人降至2014年的36.8萬人
增速:從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
增量增速均達“十二五”以來最低水平
常住人口中
城鎮人口1859萬人 占比86.4%
出生率9.75‰
死亡率4.92‰
自然增長率4.83‰
密度1311人/平方公里同比增加22人
解讀 人口增速近四年連續下降
《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有16處提到“人口”一詞。在回顧2014年工作時,報告表述為,制定實施人口規模調控工作方案,以功能、產業疏解帶動人口疏解,全市常住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完成了人口調控年度任務。
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北京人口增速在逐步放緩。2011年,常住人口增長率2.9%,2012年為2.5%,2013年下降到2.2%,2014年更是下降到“1時代”為1.7%。究其原因是與經濟的放緩同步進行的。此外,人口增速的放緩與北京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業態密不可分。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5年本市將高質量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改,以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底線,統籌功能疏解、人口控制、用地減量、空間優化等目標任務,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全面實施人口規模調控方案,實現常住人口增速明顯下降。
經濟 地區生產總值增7.3%
項目 數據 同比上年
地區生產總值 21330.8億元 增7.3%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4027.2億元 增10.0%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4510.5億元 增8.1%
交通 私人轎車增加5.5萬輛
項目 數值 同比上年
全市機動車擁有量 559.1萬輛 增15.4萬輛
民用汽車 532.4萬輛 增13.5萬輛
私人汽車 437.2萬輛 增10.7萬輛
轎車 316.5萬輛 增5.5萬輛
軌道交通
運營線路 18條 增1條
運營長度 527公里 增62公里
運營車輛 4688輛 增690輛
客運總量 34.1億人次 增6.4%
公共電汽車
運營線路 877條 增64條
運營長度 20347公里 增659公里
運營車輛 24083輛 增491輛
客運總量 47億人次 降3.0%
保障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1.54平方米
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31%,比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
此外,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8.9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5.2萬人。年末各類收養性單位473家,床位9.1萬張,收養各類人員3.4萬人。建立各種社區服務機構1106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10個。